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几点思…
汉语,为你欢喜为你忧:…
汉语欧化语法的历史与现…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
简述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
简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双…
汉语是世界最先进的语言
我的汉语系统改革意见
选房购房请注意楼盘风水…
最新热门    
 
简述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时间:2009-12-30 10:43:46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汉语 价值观 身份 人格完善
  论文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汉语是汉民族身份的标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汉语学习是个人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有这样一个论断:“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记录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模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也证明:语言是治理天下,教化人论的基础。古人对语言在一个社会组织中的维系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词。”因此“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成为春秋时代一种社会警醒意识。 
  在各种与民族群体有关的人文社会现象中,只有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当代新洪堡特学派的代表,德国语言学家威斯格贝尔对语言的民族性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从群体来说,语言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个体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进入了民族语言流,他的母语决定了他一生的精神格局和语言行为。[1]由此可见,“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了。 
   
  一、当前汉语的生存现状 
   
  当前社会上的现象是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对英语的学习趋之若鹜。人们已经失去了对汉语汉字的敬畏感,日常表达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优雅品质的普遍漠视,这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文化的西化、本国语言、文化的式微,导致学生母语水平不高,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君子之风渐行渐远。许多青少年表现为行为失常,思维和逻辑混乱,语言粗鄙。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为只言片语的不入耳而大动干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丧失了应有的礼仪风范,与我们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国人形象相去甚远。这些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主旨背道而驰。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语言的危机潜藏的是民族文明的危机。因此,要拯救那些粗鄙的心灵,只有用我们优雅的汉语和传统文化进行浸润,才能使大家成为明礼守信之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有成效的构建。 
   
  二、汉字的基础地位 
   
  要学习汉语必须从学习和了解汉字开始。汉字是世界上蕴含最丰富的文字。汉字包含了中国古老的哲学、美学与中国人全部的智慧与思维。作家王蒙认为,“汉语,特别是汉字,讲求审美,讲求联想,讲求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植根于民族灵魂和血液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形式。她不仅是一种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同时也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其实,正是这方方正正的汉字,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伟岸,是在告诫我们方正做人,更何况,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至情至美的图画。汉字里有诗、有画,有情、有意,是任何语言文字都比不了的。它的点画是那么灵动、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