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合肥肥西县发现一处战国…
湖南祁阳县发现西汉中晚…
西汉初期的“文质变救”…
汉初梁国的文化风景
西汉武、宣两朝的国家祀…
浅谈西藏女作家杨星火诗…
西汉中后期的思想学术特…
最新热门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时间:2010-1-30 11:19:54  来源:不详
都朴质无华并敢于直言,这对于无为管理在各王国的全面开展和切实取得成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汉初年周边关系的处理上,管理者亦因循清净无为的管理思想 ,尽可能地息事 宁人 ,以求有助于人 民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比如从汉与南越的关系看 ,秦汉之际建立的“南越国”虽在汉初“称臣奉汉约”,但仍不断挑衅,最终称帝,成为西汉 王朝的不稳定因素。文帝时 ,随着国家力量的强大 ,改变了对其单纯孤立打击的政策,而改用安抚的办法 ,“以德报 之”。赵佗 的祖籍在 真定 (河北 正定县),文帝首先下令整修赵佗父母的坟墓 ,特别设立官员,负责洒扫祭祀。然后,文帝又征召赵佗的亲属兄弟,任命他们为官 ,再进行重重赏赐。条 件成熟后 ,文帝派陆贾 出使南越 ,并带去文帝给赵佗 的一封信。信 中用词婉转 ,有理有节 ,建议共同抛弃前恨 ,互派使节,永远和好。种种安抚之策终 于感动赵佗 ,使赵佗恢复 了臣属的地位 ,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地方矛盾 ,赢得了边疆的安宁 ,人民也免却了刀兵之苦 ,得到了休养生息。 
  二、从民之欲,宽政爱民 
  诚如班固所言:“肖、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即对人民进行管理 而不扰民的关键在于通过从民之欲 ,实现宽政爱 民。那么,从汉初民之所 欲看,无非是想于饥寒之中求温饱,于暴政之后求宽政。因此,一方面,在经济上它要求管理者要采取“轻徭薄赋”等政策,以推动生产的恢复发展;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它要求管理者要轻刑慎罚,以实现社会的安宁和谐。 
  从经济上看,为了恢复生产,汉初实行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汉高祖规定 田租为十五税一 ,文帝时减为三十税一,景帝 时三十税一成为定制,文景之时有十二年还免除田租。汉初的算钱(人头税),民年十五至五十六,每人每年要向国家交纳一百二十钱,文帝时减为每人每年四十钱。文景时期,为了减省皇宫厩马供驿站使用,开放 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为了养老抚孤,颁布振贷鳏寡孤独、尊礼高年的法令 ,朝廷派人督察地方执行;文景二帝还多次下诏救助灾荒 ,令郡国官吏务必重农桑 ,发展生产。同时,汉初统治者都十分节制使用民力,“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不过“用卒六万人”。为了使百姓免受转送赋税之苦 ,文帝下令列侯不准居住京城,各自归国。同时 ,徭役也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汉初的轻徭薄赋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人民得以致力于生产,使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并发展。 
  从政治上看,为了从民之欲,汉高祖即位之初,就下令“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这是见诸历史记载 的地 主阶级政权 在全国范围内释放奴隶的第一道法令 。文帝时 ,又废除了把罪人家属罚为奴隶的法律,还下令“免官奴婢为庶人”。与此 同时 ,文帝还认 为一些严刑苛法 ,如诽谤妖言法、妻孥连坐法、断残肢体的肉刑笞刑等不合人道&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