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赋体文学创作手法对…
试论清代“性灵派”文学…
试论明代士人“狂怪之风…
试论南北朝时代思想对卢…
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中的“…
试论方文山歌词对中国传…
浅谈中西古典文论中关于…
试论中国与希腊的神话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
让人性自由舒展——试析…
最新热门    
 
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化

时间:2010-11-17 11:38:08  来源:不详
和谐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

  (三)“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人天人观的永恒主题。尽管他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如老子的匝天论”,荀子的“制天论”,《易经》主张天人调谐论等,但总体上说来,“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规律与行为的和谐性,认为人要以实现天道为己任,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
  古人对于“天”的顶礼膜拜源于对强大自然的恐惧和敬畏,人们在逐渐揭开“天”的面具后,仍然坚持了对“天”的多样化理解,这主要是沿着“自然”之天与“伦理”之天两条线路发展,前者以道家为代表,后者以儒家为代表。此后,“天”既是宇宙万物的生命起源,也是人伦道德的价值本源。在伦理之天与人相通、引领人的行为向“人”发展的同时,自然之天也与人相融,强调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和人对自然的尊重,这样“天人合一”把对自然的伦理尊重与对人的人文伦理关怀联系起来,在伦理上实现和完成了人道与天道的彻底贯通。
  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现代和谐文化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传统和谐思想和现代和谐文化的关系,融古于今,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现代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不同
    首先是思想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统和谐思想虽然提出了“天人合一”、“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有启发价值的思想,但毕竟是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有的甚至依托于唯心主义。时代局限性使古代思想家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为通过个人努力和人类自身的意愿能决定社会的进程。随后虽有思想家突破了其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但却把“天下和谐”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的自身修养和“尧舜禹”式的明君改革上,显得脆弱而唯心。
    其次是经济基础不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已经形成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行为准则。这种和谐文化带来的凝聚力对于国家和民族摆脱危机、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起着导向作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原动力。传统的和谐思想长期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广大的劳动者在经济上和人身上依附于他人,政治和社会地位极为低下,社会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和谐。再次是政治基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等都为现代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而以等级制度和特权制度为基础的传统和谐思想,在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掩盖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根本阶级利益冲突。
  (二)现代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互通
    第一,提倡整体的和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认为宇宙、自然、人类以及社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大系统,还重视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继相承关系,认为任何一方均以其对立方为存在依据,二者相依相存、相继为用,既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和谐观也强调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和谐。在这个层面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现代文化的和谐观念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