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赋体文学创作手法对…
试论清代“性灵派”文学…
试论明代士人“狂怪之风…
试论南北朝时代思想对卢…
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中的“…
试论方文山歌词对中国传…
浅谈中西古典文论中关于…
试论中国与希腊的神话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
让人性自由舒展——试析…
最新热门    
 
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化

时间:2010-11-17 11:38:08  来源:不详
现了统一。

    第二,重视事物的变化发展。对世界本源的长期求索,使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事物的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即宇宙万物都沿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万事万物都是宇宙运动变化链条上的一个要素和环节,无数这样的链条和环节构成了宇宙变化、发展的无穷性。传统和谐思想对事物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不同事物间的相互促进的运动变化也有深人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和谐文化,同样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普遍的、永恒的、不可抗拒的规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辉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有了一致性。
    第三,强调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事物多样性的存在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和而不同”最鲜明地表达了传统和谐思想对于事物多样性及统一的追求,即调和差异让矛盾的各种因素和谐地处于一个共同体中,这是人们解决矛盾的积极态度。现代和谐文化在致力于社会和谐的同时也遵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客观地对待事物的多样性。
  三、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化
    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应做到“结合需要、扬弃传统、整合资源”。
  (一)立足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看,立足现实以解决实际问题始终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发展动力。从先秦百家争鸣到汉代经学的兴起,从魏晋玄学对经学的超越再到隋唐佛学的中国化,再从宋明理学对佛道的融合与超越到清代朴学和新学对宋明理学的反思,以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是如此。人类在反思中意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才是解决难题的出路。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了一个战略机遇期,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之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人的精神文化追求多元化,社会稳定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和谐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
  和谐思维不是没有矛盾的思维,而是指不同事物间多样性的平衡,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其实质也是强调矛盾的平衡与统一而达到整体和谐,即我们经常说到的“和而不同”。我们要以协调、平衡的软方式推进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对内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扩大政治民主、促进文化与社会和谐;对外则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与他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二)扬弃“和而不同”的旧和谐观
    首先,要扬弃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中消极的“不同”因素,引人积极的“同”因素。与小农文明相适应的传统和谐思想是为大一统的专制统治服务的,因而“和而不同”思想中的“不同”强调特权和等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利义务差异,排斥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严和权利。传统的“和而不同”,对“不同”的过分渲染造成几千年的不平等意识。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必须扬弃旧“和而不同”中消极的“不同”因素,如人的人格权利的不平等以及特权思想等;同时引人平等、自由、法治等先进的“同”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石,正视人性差异、利益对立和价值观的不同,促进人际和谐。
    其次,要扬弃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中消极的“同”因素,吸收积极的“不同”因素。虽然“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却没有一个专制王朝实现了和谐。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维把全社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