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赋体文学创作手法对…
试论清代“性灵派”文学…
试论明代士人“狂怪之风…
试论南北朝时代思想对卢…
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中的“…
试论方文山歌词对中国传…
浅谈中西古典文论中关于…
试论中国与希腊的神话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
让人性自由舒展——试析…
最新热门    
 
试论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时间:2010-11-17 11:38:10  来源:不详

    历史是科学,当人们搜集、整理、鉴别史料时,对史料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概括时,必然受到科学方法与抽象思维的训练;同时历史兼有艺术的特性,所以当人们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真情实景、作历史的遐想与叙述时,又必然受到艺术表现技巧与形象思维的训练。
    2.培养精神。治史还能培养人的求实精神,史学重真实,历代史家都重视“秉笔直书”。崔抒拭其君,司马迁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这一个个历史事例,无不证明了史家的求实精神。后人读起这一个个的故事,无不为之感动。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提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是春秋时期两位史官“直笔”的典型。当时齐国的大夫崔杆杀掉了齐庄公,这自是大逆不道,齐国的太史便在“国史”里直书“崔抒拭其君”。因此,崔杆杀掉了这位史官。这位被杀的史宫之弟承其哥哥的事业,继续直书此事,又被杀了。另一位弟弟仍然如实书写,崔杆不得已“乃舍之”。齐国的太史兄弟冒杀身之祸而直书事实,其精神确实感人。董狐是晋国的史官,晋卿赵盾杀掉了晋灵公,董狐也直书其事:“赵盾拭其君。”孔子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上述是是颂扬两位春秋时的史官的一身正气。可见,我国的史家,“直笔于朝,其来久矣。”’
    学习和研究历史,能考验人的毅力、坚定人的意志、催人奋进,培养吃苦精神。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常使一些人“望洋兴叹”使人望而却步。然而,总有人“直挂云帆济苍海”,5总有人笨路蓝缕、披荆斩棘。明代谈迁毕三十年之功作《国榷》,“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原稿几经散失,又重新编纂,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得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历史把人们凝聚成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人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十共同文化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即历史使人们在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创造出共同的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又造就出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民族精神的人们,并培育着他们最可宝贵的“民族魂”一个民族之所以能以其独特的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靠这民族魂的支撑。由此可见,民族魂依托于民族的历史长河,历史之河犹如一条带有磁性和韧性的纽带,维系着全民族并使之赖以生存。而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记录。反过来促进了这种形成的增强和趋势。
  《左传》记述了华族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斗争和融合,写出了各族在春秋时期各大国霸业中的地位。《史记》中有匈奴传、大宛传、朝鲜传、东夷传、南越传、西南夷传等,未把“夷”作为“外人”。西晋末年,北方混乱,少数民族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五胡十六国”,唐人修《晋书》记“十六国”历史,立了三十卷《载记》(为建立名号的少数民族政权所作的传记),肯定了少数民族和中原华夏族“同为一家”。南北朝对峙形势下,南北史家在《宋书》《南齐书》《魏书》中互有攻证,南朝汉人修的史书斥北朝为“北虏”,北朝各族修的史书则称南朝为“岛夷”。这种历史撰述互争正统的现象,从深层次反映出了各民族对于中华礼义大文化的一种认同,一种民族的内聚力。地域和族系在这种正统论当中已经不是其为评判政权是否为正统的标准或尺度了。魏晋南北朝史书反映的强调文化认同的正统论,对于此后中国大一统政治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nb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