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
 |
时间:2010-11-17 11:38:21 来源:不详
|
|
|
论文关键词:继承 和谐 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是个几千年文明艺术古国,有着更多自己优良的文化艺术文明,所以在我们的书籍设计中更能对自己国家的艺术特,点触手可及,同时也让它更好的给我们指引设计之路,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展现自己的内在气质! 中国的书籍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文字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中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在经历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正在向传统回归,正因为把握了这种时代特征,才使得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更具迷人的魅力。发展自己独有的特色就须有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中国发展书籍设计更需认真学习和融合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体现自己的个性与气质。 1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 任何一种文化或学科都是在传承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同样也是如此。但是,现在我们对书籍设计的继承认识是非常不够的,导致目前书籍设计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但很多从事书籍设计的人,已经理不清设计的路子该怎么走了。一所谓新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头脑,在迷茫中,自觉不自觉地倒向了完全商品化的方向。对于书籍设计来讲,这个趋势是非常危险的。书籍设计丢掉了传承的观念,而去模仿一些流行的东西,看起来这很省力气,能够吃饱饭。但是,如果这种状况一旦成为一种普遍,并在设计界扎根的话,终究会被读者所抛弃。 设计师们必须经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诸多设计元素的组合与编排来传达设计的某种意念,全方位的了解、学习、发展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艺术语言的继承,同时又必须掌握现代的审美趋向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实验性探索。书籍设计无疑需要带着民族文化的自尊,但也应该尊重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精神,汲取各国之长,使图书版式设计保持创新的态势,走向现代的书籍艺术世界。我国著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的《朱熹大字千字文》和《梅兰芳全传》;张守义先生的《春明外史》;王序先生的《意匠文字》;张志伟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等,像这些优秀的书籍设计经典之作,它们的创作根基就是来自传统,又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传统的而不是古板的,是时代的而不是浮华的。这样的作品是可以使读者读时悦目,品时赏心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脊梁,将优秀的中国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2把握书箱设计创新与传统文化继承间的和谐统一 艺术设计需要追求创新,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创新离不开对国外先进设计思想的学习与借鉴。然而盲目的抄袭,只能是简单粗放的模仿和放弃自我,只有拥有自主、民族特点的设计才能在国际设计领域获得成功和认可。现代艺术家马哈蒂尔曾在他的讲演中指出,亚洲人如果盲目地学习和模仿西方,就会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文化。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艺术设计的民族性才是一个国家设计文化的生存之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古代艺术思想、美学原理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许多艺术理念、哲学思想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仍然具有时代意义和可贵的前瞻性影响。在设计中寻求传统文化与创新借鉴的平衡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关注的间题。 与文化传承有着最密切联系的装帧艺术设计应当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呢?
[1] [2]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