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赋体文学创作手法对…
试论清代“性灵派”文学…
试论明代士人“狂怪之风…
试论南北朝时代思想对卢…
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中的“…
试论方文山歌词对中国传…
浅谈中西古典文论中关于…
试论中国与希腊的神话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
让人性自由舒展——试析…
最新热门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10-11-17 11:38:21  来源:不详
    首先,我们应立足本民族的文化,从中寻找属于自身文化标记的设计特质,建立对传统设计文化的自信。我国传统书籍装帧文化从书籍形态到印制工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设计思想和经验是我国装帧艺术文化的灵魂。仅以装帧形态为例,在已发现的敦煌遗书中,古籍的装帧形式就有卷轴装、梵夹装、绳装册叶等多种样式,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装帧形式还有龙鳞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袍套装、线装、毛装等多种形制,每种装帧形式都各有其特点,如明末清初的学者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中记录:“卷册用旧锦做囊或紫白檀做匣。匣内衬宣德小云鸯白绩。以檀末掺新棉花为胎,不但展舒发香,且能避虫”。由此可见这种纸板木胎的古代锦囊匣不仅工艺精致而且极具艺术内涵与实用价值。这些凝结了古人设计智慧的艺术构造为现代书籍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形态参考。
    其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局限于简单地使用几个中国元素;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思想,也不是照搬几个外国纹样。在学习与继承中,真正的核心是文化。我国著名设计师赵健对此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表述:“对于当代的设计师来说,传承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的问题,而是借鉴西方人对现代设计原理的理解,来挖掘我们中国人原来没有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完全整理好的中国的视觉遗产。”原“世界最美的书”评委、德国柏林出版社、布鲁斯帕瑞出版社制作总监雷纳特?斯蒂芬女士在评论中国书籍设计时曾说“我认为你们国家有很好的书籍设计师,并且我希望他们不要受太多的西方国家书籍影响,而要注意你们有自己的文化的书籍设计。”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传统文化修养才是创作优秀设计作品的根本。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文化,应当学习运用国外设计领域内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来完善传统设计思想、丰富技术工艺表现。设计者只有把自己的作品纳人社会的文化系统中进行考虑,体现艺术设计的个性特征,将会给设计作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这将有待于设计者从认识上不断升华、积淀。只有明确所担负的文化责任,并站在历史的基础上来设计未来,才是新的时代赋予广大设计者的光荣使命与职责。我国著名装帧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结合传统装帧形式和现代工艺创作出的函套装《子夜》和夹板装《朱熹千字文》,是完美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科学的设计作品代表,特别是《朱熹千字文》,将三分册大型版本统一装在由两块木板组成的夹板装中,这种夹板装是从古籍梵夹装演变而来,运用现代理念加以创新变异,使传统艺术形式得以再生,同时设计师还在封面封底两块木板上用激光雕刻了反相的1000个汉文字,这不仅是图书主题“千字文”最直观的体现,更是以现代设计工艺完成了对古代木板印刷形式的演绎和致敬。
    每个国家的书籍设计都要有自己的与众不同,否则就会被异国的设计而同化,从而失去自我。书籍本身的含义就是一种艺术,要把它作为一种精神文明进行传承与发展。中国是个几千年文明艺术古国,有着更多自己优良的文化艺术文明,所以在我们的书籍设计中更能对自己国家的艺术特点触手可及,同时也让她更好的给我们指引设计之路,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展现自己的内在气质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