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论科学不端行为现象分…
试论学术期刊应在弘扬科…
第五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
浅论科学技术与科学道德…
王岳川:中国连一个文化…
第十四届全国近代汉语学…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办学…
浅论初中英语文化导入的…
学术对话:中华传统文化…
赵刚:回归两宋以来本土…
最新热门    
 
浅论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

时间:2010-12-16 11:53:38  来源:不详
情报中心统计,近年来我国SCI论文总数不断攀升,从1991年的7705篇增加到2002年的39013篇,世界排名从第15名跃居第6位,而在1993年至2003年十年中,国际引文索引中被引用最多的前100篇论文中,只有2篇是我国的,且名次比较靠后。论文不在数量多少,关键在于质量高低,片面强调论文数量,只能形成学术的虚假繁荣。国内许多学者已指出量化评估体系的不足之处,刘明的《现行学术评价定量化取向的九大弊端》比较详细透彻地剖析了量化指标的诸多弊端。国外有些学者也对量化评估办法进行了批评。
    (2)荣誉奖励含金量高。科学奖励制度是科学运行的动力机制,科学奖励应该根据科学家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承认,体现科学家扮演其科学角色的好坏与相应报酬间的关系,其他先赋变量不得参与承认分配。而科学奖励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往往受奖励承认中的马太效应、评审专家个人偏见、奖励名额等的限制。我国以物质利益为导向的荣誉奖励形式决定了职称和科研经费、工资提升、住房分配、医疗保险等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量化评估办法决定了所发论文的数量是评定职称的依据,因此教师和科研人员衣食住行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依赖于发表论文的多少。一些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抵挡不住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又因自身的科研能力有限,为了得到种种优厚待遇,只得走捷径。即便教师本人不在乎职称,他们还得饱受同行的折磨,看到身边有些科研能力明显不如自己的人一个个评上教授,又怎能无动于衷,原本让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合理承认的职称却成为众多教师的心病。

   (3)科学界的“马太效应”。科学成果得到承认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朱克曼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显示,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不低于诺贝尔获得者水平的成就,却因奖额少,没有获奖,屈居于“第四十一席位”。默顿由此研究了科学奖励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同行评议和承认,发现科学界总是趋向于把荣誉给予那些已出名的人,那些有声望的科学家,因为荣誉背景的原因更容易获得承认,而那些不出名的却得到少子其成果的荣誉,他把这种不合理现象称作“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存在又强化了科学分层,加剧了科学界的不平等。受马太效应和权威结构的消极影响,名流集团往往得到多于其贡献的荣誉,科学权威的先赋地位会对科学评价过程产生影响,由权威做出的鉴定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评议人可能出于尊敬或担心冒犯科学权威,有意偏向其成果,这就使得这些科学名流免于严格审查,而年轻科研人员的新成果却无法得到应有的承认。
    (4)竞争的激烈。科学竞争能给科研人员施加压力、催其奋进,是科学持续发展的动力,缺乏竞争往往会窒息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过于激烈的竞争也会引发内部的相互攻击、低毁等。据统计,牛顿时代全世界科学家的总数不到80人,到1750年,也没有超过200人,直到1850年世界上称得上是科学家的也只有721人。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科研队伍越来越庞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指出科学家人数要比整个人口增长更快,总人口翻一番,科学家翻三番。较之从前,有更多的人卷人了科学事业,科学变成了一种维持生计的方式,成为众多人谋生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科研人员得不到资助就意味着其无法维持生计,因此他们不可能再单纯为科学而科学,还不得不考虑生活收人的来源。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满足庞大的科研队伍需求,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竞争的残酷性,一些科研水平低的人员为了维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