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析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广告对外传播 |
 |
时间:2010-12-23 13:03:34 来源:不详
|
|
|
一种中华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内,也许不同国家、地区发展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其实文化核心还是可以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元素也可以认为是“泛中华元素”。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内,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广告活动也许在符号,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变通,但其体现的文化本质与价值取向却仍然保持一致。台湾大众银行推出的广告《蔡英妹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63岁的台湾妈妈不远万里,赴哥斯达黎加去看望刚生完小孩坐月子的女儿,其行其心令人感动烯嘘,在大陆也有类似的广告,如雕牌洗衣粉《下岗篇》里帮妈妈洗衣服的孩子留的字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以及央视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篇,都是以亲情、孝顺和爱扣题,而在表现形式上表达于西方的理性诉求更含蓄委婉,也没有特别强调符号化的元素,但却是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的人情世故是相符合的,能在中华文化圈所辐射的范围内引起更大的共鸣,取得最好的广告传播效果。 如上所述,中国元素其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外在是可感知的物化形态,内在则是中华文化及价值观念。 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及与中国元素关系 如上分析了中国元素的文化实质之后,在我们进一步分析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之前,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广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范畴来说,“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从狭义的范畴来说,“广告是由一个产品或劳务经由媒体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作销售信息的传播”。当我们就狭义的范畴进行研究的时候,广告是市场营销行为的一部分,本身带有很强的商业与营销性质,也就是说广告具有商品属性。 但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理解广告,广告除了商品属性之外,也具有文化属性。广告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广告不仅受文化影响,也在影响着文化,创造着文化。这也就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元素为什么能与广告相互契合的原因,从宏观的层面上说,这是两种文化的融合,从微观层面上讲,中国元素的文化本质通过广告这种文化载体得以体现。 2.广告不仅是一种文化,广告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也就是说,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借由广告来实现。在跨文化传播中,广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与渗透作用。而我们常说的跨文化传播,从地域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一国家内不同的民族或不同亚文化地区的传播,这可以算是国内的跨文化广告传播,而另一种是在不同国家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相比前者,后者的跨文化性质更加明显,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 3.在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传播首先要克服原有文化的先入为主,寻找两种文化的共同点,在与原有文化的磨合交融中,潜移默化改变原有文化受众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传播中采用适应于被传播领域文化的广告策略,并且慢慢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相交融,创造出具有新的文化特色并且能为受众接受的广告形式。 耐克在中国的广告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定律,如备受争议的耐克“恐惧斗室”广告,里面出现的中国老道、飞天仕女、双截棍、龙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