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关于民族文化特色设计的…
试析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
中国文化创新论略(之三…
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水平的…
浅论信息化与西部大开发
浅析提高体育信息化水平…
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测评分…
江晓原:不要迷失在信息…
商代占卜权与信息传播解…
试论唐代诗人入幕与佐幕…
最新热门    
 
关于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述评

时间:2011-01-19 01:15:24  来源:不详
或多个侧面的几个,而应该沿着抽象阶梯向下走,即从一般到特殊。国内外学者把信息化这一复杂的现象抽象为具有各自内涵的概念,进而根据信息化的维度选取具体指标,构建一定的指标体系测度信息北进程,有利于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纵观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评体系,我们可以看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信息经济理论和社会与经济的关系。马克卢普一波拉特测度体系的信息经济理论相对比较完善,开拓性提出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并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识别出信息行业,以定量的方式反映出信息行业或信息劳动力在整个经济部门的比重与变化。但是它对于信息活动、信息行业和信息职业等划分尚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还存在概念范畴的模糊性。而以RITE模型为代表的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则侧重于从社会信息流量、信息利用以及与信息社会活动相关的多个侧面进行测算,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型的指标不够全面,只能反映某几个方面的信息环境状况(主要是社会信子息流量、社会信息能力等)。而信息活动的有些重要方面(如信息利用效率以及信息需求满足程度等)未能充分体现和包括在模型里。此外,靖继鹏的综合信息产业力测度法从力学角度把信息产业发展情况抽象出六个力,既考虑到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又考虑到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当时的形势下具有创新性。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指标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信息化发展。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三维度的信息化指数以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为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具体的信息活动确定模型的二级和三级测度指标,虽然比较科学合理,但操作难度比较大。
    (3)指标选择和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在信息化水平测度过程中,指标体系设计是关键。首先,本文所阐释的各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能围绕信息化的概念或是内涵和外延分配一些指标,例如,《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中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测度信息资源选取了三类指标:第一类是传统的纸质文献,以Sl和S2为代表;第二类是模拟数字信息资源,以S3和S4为代表;第三类是信息技术资源,以S5和S6为代表。在此,惯常做法给定义的传统纸质文献分配的指标Sl和S2为代表,毋庸置疑。而对于缺少统一标准定义的模拟数字信息资源,分配的指标能否充分测度它们,仍是不能获得肯定的回答。其次,各个体系的指标数量不一。多少指标能够充分测度信息化水平?根据什么标准和条件进行多重指标的运用?上述综合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虽然形式上都有指标的数量,但对指标选取的标准、依据以及数量多少的选取都没有明确的说明。第三,指标能够被融合并且被合并到上一维度以及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表述。诸如指标可以按照各个体系测量的维度合并、多个指标能否被归并成“单一指标”、怎样处理指标测量时的替代变量、替代维度或侧面的指标等问题,都需要在指标体系中明确说明。此外,测度中逻辑的一贯性、体系设计的整体性(结构合理性)以及在对理论与数据的“妥协”的“度”的把握上,仍存在一定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