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浅议跨文化交际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
时间:2011-11-1 12:04:49 来源:不详
|
|
|
学缺少根基,无艺术的教学缺少活力。它须以科学内容为基础,以多维形象教学手段,达到震撼心灵移情启智全面育人的目的,笔者认为除了这些教学方法外,还要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还须请外籍教师到校进行讲座,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的交谈。同时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自体会到跨文化交际中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学生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现行教材中有如下一些常跨文化交际内容列举如下: 3.1 称呼(Addressings)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习惯大不一样英语国家称为Mr加姓氏,女士称为Miss或Ms加姓氏。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习惯上有“李同志、黄主任、张经理、林老师”等称呼。在英语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注: 博士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如某科系哲学博士(PhD),理学博士(DSc/ScD),文学博士(DLitt),教育博士(EdD)。]、教授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倒觉得亲切、自然!如教材中出现:Good morning,doctor,但如果搬用来称呼教师则不符合英美人[注: 美人,妃嫔的称号,起于东汉,止于明朝。《汉书·外戚传序》:“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后汉书·皇后纪序》:“[ 光武中兴]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士的习惯:Good-morning,teacher。用Good morning,Mr…来地道。 3.2 介绍(Introduction)学习介绍自己和别人,有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之分,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重要人物[注: 何永安[香港富商]-何永安,男,香港富商,前亚姐曹央云丈夫。拥有多间上市公司的富商何永安,高峰期身家曾达3亿美元,后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致身家缩水。]时,主持人说:“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了。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Mum,this is Jack,my classmate Jack,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This is my father”等。在介绍两人相识时,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先男后女、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注: 刘禅-刘禅(shàn)(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即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3.3 关心(Showing concern)一些在中国人看来是关心的问题是在英语国家中却属于隐私问题: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What’s your religion?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So you’re disordered,what was the reason?对这对“关心”式问题对中国人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英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