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析模因论视阙下研究跨…
试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
尚未取得“合法”身份困…
试析《青楼梦》中所蕴含…
试析古代文学书目的发展…
新时期北齐文学研究综述
试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理…
桂剧新时期后继乏人 古…
老古董?新时尚!——古…
试析《西厢记》的两次“…
最新热门    
 
试析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

时间:2012-11-22 12:08:16  来源:不详
基础[注: 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名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将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扎实平台,可以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现代化工具,缩短区域差距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赋予文化体制以正义的价值。建立全国性的对文化单位的保障制度,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尤其对公益性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二)准确定位政府角色,由“管办”角色向“引导”角色转变 
  新时期下,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局面,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政府的角色也应该从“父爱”到“独立发展”转变。政府作为文化组织的直接资源提供者应弱化,政府是仲裁者,积极引导文化组织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权力逐渐从对文化组织的微观管理中退出。文化组织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由社会承担。 
  (三)区分行业,重组业务,增强改革活力 
  不同行业差异的存在,使得政府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现实中的差异。区分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推动公共文化部门和广电出版社等部门分别按照行政化方向和产业化方向前进。同时根据行业差异对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重新进行整合,将原来政府对广电,出版社的管办的职能分离出去,增强所有文化行业的活力。 
  (四)增强文化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要求 
  人的素质大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三个方面。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提供更好的优质文化服务,能够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和创造力,同时能满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创造出优质电影,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