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王国维故居(浙江海宁)
揭袖珍王国面纱 浙江20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还
强大的军事王国,契丹 
请问有 信息王国”之称
南越王国千古之谜(一)
南越王国千古之谜(二)
草原王国吐谷浑
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遗址(
消失的神秘王国-西夏/图
最新热门    
 
王国维之孙如何理解祖父自沉:辱指的是什么

时间:2009-10-11 10:55:25  来源::《档案春秋》杂志2006年第3期 作者:王令之 我的祖父王
,潜明果然身亡”。为什么会有罗振玉对吴兴里“这鬼地方”不满的说法,我们不得而知。如是根据罗女士后来的误记作出的推断,那就不对了。该谱本意一是想以此说明祖父不信鬼神,二是寻找罗振玉“气从何来”的原因,继而分析罗王失和的个中细故。实际上,祖父北上后,吴兴里的房子已经退了,那么怎么又有“王氏北上后犹让潜明居于原处”之说?

当时家中有谁“或有所见”?家里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传闻之有无也是一个疑问。再就是这个所谓“闹鬼”的故事,忽略了一点,大伯和大伯母回到上海的住址是戈登路,大伯去世,“罗氏在京闻噩耗,亦来沪协同料理后事。”(据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所以这情况罗振玉先生知道的。事隔好几十年,可能是后人记错了,也可能是别人分析错了。

我以前的工作地点,离被说得如《聊斋》故事那么可怕的吴兴里房子不远。我曾看到那里许多老式弄堂被围了起来。我很想到这个被误传“闹鬼”的老家看看。

老房子拆除前,我找到了最后的吴兴里。

从大田路225弄进去,只见倒“L”形状的弄堂里只剩下最后的两个石库门。当年祖父的家就在其中的一个石库门里。推开黑漆斑驳的大门,走进狭小的天井,我已经无法辨认门窗本来的暗红色。那里的住户搬走了,天井里一片狼藉。一只灰不溜秋的野猫,在一边耐心地搜寻着什么可吃的东西。

我知道,从吴兴里搬走的居民不会留下什么。但是,吴兴里的最后却为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以后,每当我走过那里新建的一大片绿地,我总会记起,祖父一家曾经在那个简陋的石库门老屋里生活过。在这个拥挤的住所里,祖父在与灶披间一墙之隔的书房里研究学术,伏案写作。旁边是家人进进出出的客堂,孩子们在客堂和天井里玩耍。祖父和祖母共同支撑着一个多子女的家庭。

铜仁路的感觉真好,和祖父又是很近很近

我现在铜仁路上班,还是没远离“爱文义路”。我又一次和祖父去的哈同花园“离得很近”。

铜仁路过去是哈同路,因犹太商人哈同著名的私家花园在此而得名。这里现在仍然和外国或外国人有缘,附近有上海市外办,周围是外商云集的商务楼,路边开着几家饭店和酒吧,外国人和中国白领青年喜欢坐在露天吃东西聊天。

我走过这里,心里有一份特别的情结,就是感受我的祖父。东明姑妈告诉我,辛亥之秋祖父跟随罗振玉东渡日本,她出生在京都。回到上海的时候是1916年祖父从日本回上海以后。那时祖父受聘于犹太人哈同办的圣仓明智大学,任《学术丛编》编辑主任。祖父不喜欢哈同花园里的人和事。但是为做学问,当然也为生计,接受了《学 术丛编》的工作。他与哈同方面约定,除了不得不参加的活动,平时不坐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弹性工作制。

姑妈告诉我,祖父去哈同花园总带着书或文稿,男佣冯友做随从,他的任务是为祖父提书包。祖父当年留着辫子,出门衣着朴素,其貌不扬,看上去很土气甚至很落后的样子。但他在文化上却很“富有”、很先进。

在上海,后来他还参与编撰《浙江通志》。祖父和藏书家蒋汝藻关系密切,为蒋汝藻整理密云楼藏书,著有《传书堂记》。还有一个朋友沈曾植,也是经常来往的。这一时期,祖父学术研究的重点在史学、考古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还将学术研究的成果汇编成《观堂集林》,由蒋汝藻出资印行。

那只旧箱子:离我很远又很近的姑妈

祖父一家是个多子女的家庭,莫氏祖母所生子女长成的三男。莫氏过世,继室潘氏。潘氏祖母所生子女长成的三男二女。祖父一共8个子女,其中女孩子长成的只有东明姑妈和松明姑妈两个。

我是1950年代出生的。小时候没有机会见两个姑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