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河南方面不让记者接触曹
辨别真假曹操舍DNA鉴定
《人民文学》主编:希望
曹植遗骨下落不明 DNA鉴
扑朔迷离曹操墓(图)
专家:曹操墓中两具女尸
科学院研究员:曹操墓考
考古专家刘庆柱:考古界
社科院专家称曹操墓质疑
马未都:我不是质疑“曹
最新热门    
 
曹操墓的确认逻辑

时间:2010-1-8 10:59:30  来源:不详
与丰富的历史碎片形成对比的,是土地产出财富的贫瘠。冬天的田野没有颜色,即使是刚种下不久的麦苗,也被淹没在寒冷的雾气和汽车驶过乡村公路时扬起的灰尘中。虽然有大片平整的土地,但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村落的人均地只有不到一亩,以东部接近铁路的邵家屯村为例,“人均地只有半亩”。村长袁运明告诉本刊记者。而西边的村落,虽然人均土地量有所上升,但由于往西靠近山岭,地势逐渐呈丘陵地貌,田地呈不均匀地小块分布,让耕地的灌溉很成问题。这里的农业灌溉主要依靠一条质量并不好的水渠和并不经常放水的岳城水库。冬天不是大量用水的时节,本刊记者看到水渠和漳河已完全干枯,铺满了落叶和泥沙。因为没有充足水源灌溉,这里的作物只有麦子和玉米,它们都是市场上价格不高的粮食作物。

当地里生长不出足够村民们过上好生活的财富时,他们可期待的就是田地里经常可以刨出的灰瓦碎片对地下宝藏的暗示。虽然在采访中,村民们没有真正说明白一个因为挖出文物而发了大财的同乡,但这里仍然流传着很多让他们坚信不疑的关于文物变成财富的传说。

郭家屯村村长张清河给本刊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们村曾经有一个热衷于寻宝的村民,最财迷心窍的行为是,认定邻村一户人家地下埋着金蟾蜍。于是给这户家人一些钱,获得了在这户人家屋子中间挖洞的权利,一直挖到洞口渗出清水。因为当地有“金蟾浮水”的谚语,这个村民更相信自己选对了地方。他先后买来 3台抽水机,希望抽干洞穴中的水,但积水依然源源不断。“最后发现,他已经打通了地下水,水怎么能抽得干呢?”

想挖宝贝,最后挖出口水井。这个故事成为当地一个笑话。但是,村民们仍然相信,笑话中的主人公最后还是发了大财。2008年,这个盗墓成迷的村民因为盗窃文物被抓到了派出所,结案后又很快消失了。他留给村子的最后一个故事是:他挖到了大宝贝,但是去洛阳交易,与来自南方的买家吃饭时,把装有文物的包放在身边的一张椅子上,结果饭后发现包不翼而飞。当然,这个解释并没有被村民和他的同伙们采信,“他们都认为,他可能是为了独吞”。

这笔失败的交易后,这个人就搬离了村庄。这几年,村里也陆续迁出了一些人口。虽然原因不明,但在村民的演绎里,都被解释成因为挖到宝贝发了大财,怕被派出所追究所以离开。就连村长张清河也坚定地相信这些传说。

盗墓人

赵村的吴大年也受着贫困现实的困扰和盗墓发财传奇的感染,这个村子是安丰乡里最接近漳河的村落,因此村里的地大多为河滩地,分散成小块,不易灌溉。吴大年家人均只有8分地,土地的产出满足不了家里的开支,“吃菜,烧煤取暖,电器用电”。每年5月以后,他会去安阳城里打一点零工,他有木工的手艺,但是活儿却不容易找。一天四五十块的人工,除了补贴家用,都用在了修缮房子上,即使是这样,他和妻子住的屋子陈旧阴暗,灶台旁边摆放着一张床,墙壁被煤烟熏成了黄黑色。屋里的小圆桌上,摆放着一台屏幕看起来不到14英寸的旧电视。47岁的他脸上沟壑纵横,头发也冒出星星点点的白头,看起来像是近60岁。 2007年冬天,当邻村一个亲戚找上门,邀他一起做一笔盗墓的活儿时,他犹豫了一下,听说还有11个人参与,也就答应了。

“盗墓这个活,一人两人干不了。”张燕平对本刊记者说,“需要人把风、开车,还有挖掘是体力活,至少需要两个人轮流干。因此,总是团伙作案,至少都在三四人以上。”吴大年参与的这次盗墓,是破获的和曹操墓有关的盗墓案中,涉案人数最多的一起。周围村落和吴大年一样处于困境中的村民很多,为他们组成这支挖掘队伍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比如同村的吴小刚(化名)正陷入计划生育罚款的困境中。他家一共生了两个闺女。按照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428”规定,必须在第一个女孩年满4 岁,妻子28岁之后才能再生育。但吴小刚家在这个时间点前诞下了第二个闺女,需要交罚金1.2万元。“他交不出钱来,还被关进乡政府3天。但3天后他家依然凑不齐罚款,最后还差3000元,我们村干部给他凑齐欠款才放出来。”村长郭金斗告诉本刊记者。

而相邻不远的吴聚杰(化名)也陷入了麻烦中。他2007年开始去东北四平打工,一年后回村里帮那边的老板招工。“说好工钱一年一算。我们村有几十人都跟着他去。”一位村民告诉本刊记者,“但到2008年底,老板说由于经济危机,发不出工钱。他在那里也说不上话。”因为带村民们离开家乡时说的承诺没能兑现,吴聚杰在村里的信誉受到很大质疑。他不仅要伤脑筋如何帮乡亲们要回工钱,还要应付家里儿子结婚的开支。“他家有两个儿子,这两年都成家了,每一个都要负责帮他们把新房造好。”郭金斗对本刊记者说。

金钱似乎是解决他们所面临麻烦最直接的方法。2007年底,他们都参加了这个1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