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批林批孔:历史学者杨荣国的选择题

时间:2010-2-16 15:33:26  来源:不详
史论结合的方法,创作了《中国古代思想史》、《孔墨思想》、《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史》等书。”

在此一时期写就的《孔墨思想》里,杨荣国将孔子描述为“出身于旧的贵族,他非常不甘心旧的社会就这样没落下去,总在想方设法把这一旧社会维护住。”杨荣国甚为推崇墨子,称其“和孔老夫子成了敌对派,孔老先生是在如何维护贵族,墨子则反是,他就甘和下层社会为伍,来反对贵族。”

同一时期,更为流传广泛的则是郭沫若的《十批判书》,郭在其中的《孔墨批判》中,显然更倾向于尊孔抑墨。学界翦伯赞、杜国庠、侯外庐等亦都在此时涉入这场学术争论,但其后国内局势的发展显然吸引了更多的目光,这场争论并未展开就已结束。

至于毛泽东怎么样关注到杨荣国,据刘大杰回忆,1965年6月20日,毛泽东在上海找他谈话,“这天,主席本想找三个人谈话,周谷老(周谷城)、我、还有一个杨荣国。杨荣国写了一部《哲学史》,可能主席觉得还不错,想找他谈谈,以为他在上海,其实他不在上海,在广州中山大学。”另据陈晋在《毛泽东之魂》一书中记述:1968年10月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说:“广东的那个杨荣国,我也没有见过这个人,看过他的书,听说怎么样也不好,也逮起来了。在党校教书那个赵纪彬,这两位都是反对孔夫子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两位都有注意看。此外,还有北大一个教授叫任继愈,他也是反对孔子的。”

杨荣国之所以成为批孔的大红人,大概此时已有先兆了。

“二千多年来,一直被反动的统治阶级尊为“圣人”的孔子,究竟是个什么人?”1973年,当杨荣国再次动笔写“孔墨”之争时,并非要重新挑起争论,但是他将“儒法之争”写成“路线之争”显然触发了毛泽东的敏感神经。这一年5月,江青在毛泽东住处,看到桌子上放着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大字本。毛泽东给了江青一本,并说:我的目的是为了批判用的,顺口又念了一首诗:“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 同年5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便传达了毛泽东关于要批孔的意思。此后,毛泽东多次谈到《十批判书》的尊儒反法问题。

杨荣国正是此时接到了那个神秘的“约稿”。李锦全回忆,此文并非杨荣国主动而为。“1973年大概是四五月间,《人民日报》汪子嵩专门来约稿,至于何人授意,当时是不能问的。文章写完后几个月没有消息。”

另一位学人赵纪彬此时也接到了来自上峰的命令,让他迅速地写出一篇《孔子诛少正卯》的文章。1973年8月,赵按照上面的指示,完成了《诛卯》一书的修改,9月14日,赵听到江青的批示:“作者历史上有问题,著作的观点是正确的。《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和《论语新探》这两部书,都要出大字本、小字本两种版本。”

书的出版超乎寻常的迅速,十天之后,赵就收到了《诛卯》的小字本样书。

这一年的8月3日,毛泽东看到《人民日报》情况汇报2253号登有杨荣国的《孔子——顽固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后,写下四个字的批语:杨文颇好。

1973年8月7日,《人民日报》突然在重要位置刊发了杨荣国的《孔子——顽固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接着全国各大报转载,各电台纷纷广播。8月13日,《人民日报》又刊出了杨荣国的另一篇作品《两汉时代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先验论的斗争》。“南杨北赵”成为这一时期反孔中最耀眼的明星。

林彪,那个即将和孔子并列受批判的人,在8月20日被开除出党。

“巡回演讲”

杨荣国红了,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事情。

陪伴杨荣国前往上海等地散心的李锦全亲历了这一过程。据李锦全在其新著中回忆,他们在上海安顿下来后,就准备去复旦大学参观学习。在第二天中午吃饭时发生的一幕令他记忆犹新,有一个人从外面跑进来叫“杨老”,杨荣国站起来应一声还未知是谁,那个陌生人却非常热情地几乎把杨荣国抱住,口中连连叫道:“好呀!好呀!杨老,您的文章发表,并在全国转载和广播,非常重要!”杨荣国对此突如其来,一时难以反应,只是“哦、哦……”这个陌生人是当时上海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正是其时姚文元手下的得力干将。

大概对杨荣国本人不好当场发问,热烈祝贺后朱永嘉把同来的李锦全拉到墙边,想了解文章的发表过程。李锦全如实说:“这原来是《人民日报》的约稿,至于过了好几个月后突然发表,内中经过我们亦不知情。杨荣国也是昨晚到上海在民航办事处才知道的,其他情况无可奉告。”朱永嘉听后没有作声,神情颇感意外。`

据朱永嘉后来回忆,这一年的8月上旬他曾在姚文元的秘书胡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