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批林批孔:历史学者杨荣国的选择题

时间:2010-2-16 15:33:26  来源:不详

一系列的演讲,轰炸式的报道,让杨荣国成为各地诸候最受欢迎的人物,于是从北京回到广州后的几个月间,他又从东北到山东、湖北、湖南以及广西、云南等地四外巡回作报告,所到之处,都是各地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主持报告会,杨荣国自此跃上了其人生的顶点。

被卷入的知识分子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批示,同意《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作为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被转发到全党,“批林批孔”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去世两年多的林彪好像又活过来似的,全国突然又对林彪大批特批,当时的歌谣唱着:“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红小兵齐上阵,口诛笔伐狠狠批。嗨!”

10天之后,江青在新华社学习班讲话时,回忆了当时毛泽东看了郭沫若的《十批判书》——是为了“批判”而看的,又特意印发了此书。江青还说:“主席那天还给我讲了,杨荣国教授说孔子是为奴隶主服务的,这样我才看了杨荣国的文章。”她又说:“主席给我讲:北京才怪呢,北京就不欣赏上海、广州的学者。现在北京不同了,北大、清华的教授、助教和青年三结合的班子搞出了《林彪与孔孟之道》这个材料,立了大功。”

一场自上而下的“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了,对那些饱读经典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岔路口,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杨荣国的选择其实是一以贯之的,1953年杨荣国来到中山大学,成为中山大学的八大教授之一,当时的八大教授中,大多属于旧派学者,如陈寅恪,刘节等,还有“资产阶级学者”,以民盟会员成份出现的杨荣国则是少有的“马列主义学者”。

1955年,刘节辞去了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其辞职理由之一是因为当时声势浩大的批判胡适运动。挺身而出,写出有份量的批判胡适文章的正是杨国荣。在后来“拔白旗”中,对刘节提出批判的最有力的也是杨荣国。在抗战年代加入中共的杨荣国的秘密党员身份一直保持到1955年,此前他一直以民盟成员的身份出现,直到1956年始亮明党籍,出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李锦全在评析杨荣国“文革”前17年的学术生涯时,称杨在历次批判运动中,总是站在斗争的前列,学术为政治服务,这个信条他是相当执着的。

杨的同事刘节显然持相反的观点,这个平时对人谈话时提到王国维、梁启超必恭敬地称呼“静先生”“任公先生”的人,从来不说自己老师的本名,是一个非常恪守儒家之学的学者,他在“文革”中表示愿意替老师陈寅恪挨斗,也因此和杨荣国在儒法之争中激辩不已。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许多人已经开始按照杨荣国等人的观点,将孔子说成是“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开历史倒车”的阴谋家。但是有一个人始终保持沉默,他就是梁漱溟。1973年12月24日,政协召开批林批孔的学习会。会议刚开始,有人就警告梁漱溟:“对政治问题保持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里面有一个感情问题。” 说与不说都无法过关的梁漱溟只好表态:“此时此地我没有好多话好说。毛主席说过,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我对当前批林批孔运动持保留态度。至于如何评价孔子,我有话要说,我准备专门写篇文章。但我的文章不能公开发表,怕有碍当前的运动。”性格耿直的梁漱溟说:“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我们,是指今天的中国人。如何评价孔子,就是回头看过去,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孔子本人已不会说话,不会申诉,大权掌握在我们手里,由我们判断,就要负责,要多考虑,而不要不负责任,考虑太少,因而抬高了他、贬低了他。这与孔子无损,与我们则不好,没有尽到责任。”

更多的人则在高压之下屈从于政治,哲学家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1973年秋天,有一天,校党委政工组叫我去清华开会,会议由迟群、谢静宜主持,说是要组织力量批林批孔,成立北大、清华两校大批判组。谢静宜拿了一本赵纪彬的《孔子诛杀少正卯考》给我,说:‘江青让你看看。不久还要找你谈谈。’后来并没有找我谈。”

不久,冯友兰一反自己几十年尊孔的观念,对孔子的思想进行全盘否定与批判,他的批孔文章先是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毛泽东看了,改了几个字和标点,然后让《光明日报》加编者按发表。冯友兰奉命参加了“梁效”写作班子,还写作了一本小册子,名为《论孔丘》。毛泽东看到并表扬了这本书。他说:“有些人不知道孔的情况,可以读冯友兰的《论孔丘》……”。

不仅仅是冯友兰和梁漱溟,卷入这场纷争的还有郭沫若、吴宓、任继愈、剪伯赞等,当时参与“梁效”(即北大、清华两校大批判组)写作班子的汤一介、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