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魏晋墓葬壁画
魏晋犀利哥(图)
放浪不羁的魏晋“犀利哥
魏晋文人的浮夸风:肉麻
为何中国人直到魏晋以后
魏晋南北朝民间流行一夫
“民国名士”陈方恪的起
魏晋名士喜好模仿驴鸣 
志愿军一名士兵只身擒获
魏晋时期:为何流行古怪
最新热门    
 
魏晋名士们都玩什么:喝酒 嗑药 吹箫 口水战

时间:2010-12-26 13:15:15  来源:《风景名胜》
颂》,文中写了一个“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瓢,动则挈杯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的大人先生,其实正是刘伶自己的真实写照,这明摆着是一个酒徒的形象。我们来看看刘伶的样子: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就是这么一个人,还要整天饮酒,还整天带着一个仆人扛着锄头跟在身后,道:“死便埋我。”从这句话来揣度,刘伶的内心世界一定是十分痛苦的,但也有可能是醉话或玩笑,总之是对世事不满的一种表达,正如他的喝酒。阮籍喝酒喝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刘伶则喝成了悠悠忽忽的游魂摸样,这都是世事使然。这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一种病态。文人们大都有强烈的济世之心,但往往又易遭排挤,加上文人生性敏感,稍不顺心,便精神低落,只好寄情于酒了。只是相对比起来,魏晋时期的文人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

七贤中嵇康也喜爱饮酒,不过相比上面两位,他却好多了,嵇康在他的《秋胡行》中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告之,酒色令人枯。”可见嵇康对饮酒有清醒的认识。然而正是因为嵇康太清醒,太认真了,所以丢了性命。如果他也能晕晕忽忽,不那么较真的话,则司马氏是不会杀他的。

吃点药,搞户外,做俯卧撑

七贤们饮酒,也服药,兼行散。所谓药,是“五石散”。据葛洪《抱朴子》的记载,“五石散”基本是由“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样构成。现在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五样东西是有毒的,但当时的人还要吃它,是因为当时的名士吃开了头,就像现在的明星们的行为动作总有许多人效仿一样。何晏是当时的大名士,他是服药和清谈的祖师,同样竹林七贤们也服药。服了药后,药性发作,全身发热,便到户外去不停地行走,这就是“行散”;又因为全身发热,便要穿起宽大的衣服,于是许多人都穿起了宽大的衣服。可见名士的流毒非常大。

其实七贤们的这一玩法并不高明。不过也不能怪他们,古时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充分认识“五石散”的毒性,以为吃了可以养生,可以长寿,就像古时的道士炼的仙丹一样,结果吃死了不少人,据说汉武帝就是因为吃仙丹落下病根死掉的。那么七贤们为什么还要服这药呢?除了刚才说的对药性认识不足外,其他很大的原因恐怕还有:

第一,他们信奉道家。像阮籍作有《达庄论》,向秀也为《庄子》作过注;而嵇康则在他的诗中云:“思与王齐,云游八极。凌厉王岳,忽行万亿:授我神药,自生羽翼。呼吸太和,练形易色。歌以言之,形游八极。”更是渴望通过吃药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以羽化登仙。另一方面,吃药更像道家,犹如道士要炼丹一样,这是个异于俗人的标志。正如鲁迅所说:“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

第二,就是前面也提到了一下,是因为名士们吃开了头,尤其是何晏,他因为小时体弱多病,所以吃了“五石散”,大概有一定的疗效:并且他对服药有一套精到的理论,诸如原料配置,服前服后的注意事项等等,都一一点到,这就为服药打下了理论基础,所以旁人们都愿意在名士的理论指导下去实践。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只要看看服药的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像何晏、王弼、夏侯玄,都是公子王孙,可见只有有钱人才能服药,这是区别身份与地位的一个标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