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的碑文
揭秘:清代曾有一次流产
清代性文化的严酷控制
清代雍正朝的文字狱和“
再观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
日美学者关于清代民事审
清代漕运史研究回顾
最新热门    
 
清代翰林官与甲骨文之发现

时间:2007-3-9 17:10:22  来源:不详
碑“自秦、汉、魏、六朝、唐、五代止于宋、元”,又有“汉、唐、宋石经”,“平津馆收藏碑版,宇内号称富有”。因此,翰林院内一直有浓厚的金石风气,词臣相传相继,将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及至光绪年间,王懿荣得入翰苑。此前其金石造诣就已被世人所熟知,其在所撰《天壤阁杂记》曾云:“天下之地,齐青一带,河陕至汉中一路,皆古董坑也,余过辄流连不忍去。”并曾在山东、陕西、四川等地大量购求文物。懿荣为官清廉,据王崇焕辑《王文敏公年谱》,搜购文物,“固未尝一日有巨资。处极困之时,则典衣以求之,或质他种以备新收,至是以居丧奇窘,抵押市肆至百余种。然不愿脱手鬻去也”;“公性嗜古。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钩稽年代,补证经史。搜先达所未闻,通前贤所未解”。另据吴正鉴《王文敏公遗集·序》,懿荣一生“好古成魔”,尤其酷爱金石文字,又有书、墨之癖。凡古籍、字画及三代以来铜器、印章、钱币、残石、瓦当,无不精心收集珍藏。中进士之前,已经名满京都,“鉴别宋元旧版,考释商周器,得公一言,引为定论”。京城收藏大家,如太傅常熟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工部尚书吴县潘祖荫(咸丰二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山东潍县陈介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等,均常与之相切磋。入翰林院后,承袭着百余年来浓厚的金石学积淀,王懿荣如鱼得水。“既回翰林馆,绵历十年,中朝言学者,自吴县常熟外,惟公中采隐然,负时重望”。京城内外的古董商知其好古物,一遇有罕见之品,辄登门求售,以获善价。其平生著作有《汉石存目》、《六朝石存目》、《王文敏公遗集》(八卷)等多种。正因王懿荣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研究,并有如此学术准备、学术感召力与凝聚力,当机遇来临时,懿荣方得以慧眼独具,灵感天成,终以这一巨大发现而名垂史册。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懿荣因患疟疾,命仆人到北京城外菜巿口的达仁堂抓药。中有一味药名“败龟版”,友人刘鹗在检查药包时发现此药上刻有隐约刻有文字,二人遂仔细辨识,认为与平时所研读之金石文字颇为相像。懿荣于是将买下的龟甲骨片逐一摊开,反复推敲、排比、拼合,最后确认此类甲骨上所刻符号确属一种文字,且是早于金石篆籀之文字。懿荣想到,稽之古籍,《尚书·多士》篇中,曾有“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之记载;然至孔子时代,却又发出“殷礼不足征”之感叹,说明其间必有史料之散佚也。懿荣带着这些疑问对龟甲骨片进行研究,最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