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绍兴太平天国壁画命运堪
湖南学者力挺曾国藩 被
钩沉:徽商子弟眼中的太
横扫千军:太平军余部在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女性:被洪秀全
浙江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
天国女兵之死:信仰可以
曾国藩为什么最终能打败
太平洋战争:美军血战硫
最新热门    
 
太平天国和同光新政

时间:2007-3-9 17:33:59  来源:不详
,页20)。在到上海前,虽然曾国藩反复告诫他,“专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夷治洋务皆置后图”(《曾文正公书札》卷18,页16),但实际上,李鸿章的营中每天都有洋人来往。上海又是当时中西交往的汇聚地,“其地为各国官商荟萃之场,其人皆有炫奇斗巧之智,一名一艺,奔凑争先,熟楉熟良,见闻较捷”(《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6,页13)。这就为李鸿章直接接触西方文明提供了机会。上海遂成为他瞭望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李鸿章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巨大差异,从而认识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4,页17)。当胡林翼驰马安庆江边,看到外国轮船”迅如奔马,疾如飘风”时,“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薛福成:《庸庵笔记》第17页。)曾国藩在会见英国人后,“四更成寐,五更复醒,念夷人纵横中原,无以御之,为忧虑”(《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69页。)。留守北京的奕訢在和约签成后,看到列强纷纷南驶,并未“利我土地人民”,思想上发生了巨变,认识到中国现在所面对的“夷”与历史上的“夷”截然不同,提出了“和议虽成,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