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
社会思潮与义和团研究的
论康梁维新派对义和团运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教案及
论庚子事变和义和团反维
义和团运动和维新派
严昌洪维新运动与移风易
吴雁南试论清末社会思潮
论嘉庆初年的 咸与维新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最新热门    
 
维新思潮的涌涨

时间:2007-3-9 17:36:16  来源:不详
要高些。这对于即将到来的维新思潮在广州地区的传播,客观上供备了较为有利的人文条件。 

二、率先全国的士人觉悟 

变法维新作为广泛社会思潮的真正涌涨,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向来自居是天朝大国,却被一个向来不曾被放在眼里的蕞尔小邦打得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之巨,更是“辱国病民,莫此为甚”。(注:文廷式、秦绶章、戴鸿慈、陈兆文《联衔具陈日人要挟过甚请饬使臣展缓商议折(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汪叔子编《文廷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上册第61页。)耻辱之感,郁愤之情,刺激空前。多年来视作为洋务运动之样板成果的北洋水师坚舰利炮,竟倾覆于一旦;区区岛夷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却一跃而成东邻强国。忧患焦虑,讶疑震惊,剧增无已。“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原》[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3页。) 

1895年4月,新会梁启超、南海陈景华分别领衔,约集同在京师参加会试的穗府并广东举人,两次联名“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粱启超、麦孟华等旋即还曾倡议“合十八省举人”、“为大连署以上书”,(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原》[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4页。)而由康有为起草呈稿(即《上清帝第二书》)。广州地区及粤省士子,参加“群众的*运动”,(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论述1895年“公车上书”,谓:“中国之有‘群众的*运动’实自此始”。见《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M],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81页。)并因而“蒙昧启辟”、“渐知天下大局之事”,(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原》[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3、114页。)从此滥觞。 

康有为这年会试考中了进士。他立即撰写《上清帝第三书》,增扩充实了未能上呈的《第二书》中的变法主张,包括变封建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以商立国”、带有资产阶级议院*色彩的设立“议郎”等改革要求。《第三书》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