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高风亮节的老一辈革命家
毛泽东讲蛇与农夫的故事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组图:60年代末处决“反
极少提及的历史:1950年
为陈独秀鸣冤 大革命失
周恩来在日本京都求学时
日本人对孙中山及其革命
最新热门    
 
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及其实质

时间:2007-3-9 17:41:10  来源:不详
轻视的民权政体之下做文章,最终弄得身败名裂《军政府宣言》中关于“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庄严号召,已逐渐化为广大国民的共同理念与行动,作为新的传统去规范国人。透过*斗争的云雾,后世研究者不难从民主革命的先驱们那筚路蓝缕的足迹中看到历史前进的脉络。 

无庸讳言,*革命的成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在政党*的舞台上,常见旧官与新贵互争权力,党同伐异,旧式朋党之风依然盛行,清末的贪污腐化现象似无根本的好转。况且,新生的民主制度也不尽健全,“《临时约法》没有规定行政机关抗衡立法机关的权力和程序(如解散议会的权力和程序),这种偏向于扩大立法机关权力的做法不合乎西方民主*中三权分立制度所蕴含的制衡原则,不利于*对抗的合法化。”动辄发火,吵吵闹闹成为家常便饭,给专制独裁者与帝制复辟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动荡不安,人民不无怨气。凡此种种,均可从当年革命的历史条件中找到解释,似乎还不能作为认定孙中山等人的*革命就只意味着失败,除非我们同时认定革命者应该迅速成就一个包你满意的民权政体。 

平心而论,无论就武力反满而言,还是就创建民国而论,革命党人的主观条件都并不理想。如果说在完成反满任务的层面上,革命党人的主观条件不够成熟但客观条件已相对成熟,那么,欲期在一个有着两千余年君主专制基础的国度里创建优质高效的民国大厦,快速完成*革命的任务,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都并不成熟。 

孙中山等多数革命者原来以为,只要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建立以汉人为主的国家政权,只要推翻了君主制,中国就能走向富强,因而向国人抛出种种承诺。无论是广大民众,还是革命者自身,都对新生的民国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多,是为人之常情。 

革命领袖孙中山对*革命的结局先是最满意,后来又埋怨最多,对其成效反而谈得很少。曾经抨击暴力革命和反对民主立宪制的梁启超却在为这场革命叫好。他在1912年归国时面对北京报界发表演讲是如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