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关于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点
1980年中美关于台湾问题
关于陈独秀“教授嫖娼案
蒋纬国口述:我来解答关
于光远回忆:关于社会主
“辛亥革命”时的起义军
改革开放以来 关于百姓
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关于战后美国对中国近世
最新热门    
 
关于辛亥革命 避免论 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7-3-9 17:42:58  来源:不详
中原,制造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及类似血腥事件,它留给汉族人民的心理创伤,正是这种地下势力形成组织并获得发展的历史依据.满族贵族主政之后,虽然以接受中原汉族文化和科举考试制度收买了大批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实施“永不加赋”的政策,用以缓和社会矛盾,但种族之间的矛盾并未因此而消除。鸦片战争爆发后,外国商品经济侵入,中国的旧有社会进一步解体,流民激增,会党也空前活跃。为了遏止会党的发展,自1841年起,清廷命地方设“团练”,加强保甲制度,以绥靖地方。尽管如此,会党活动仍然在地下卓有成效地发展。太平天国失败,会党势力便渗入新军,甚至达到了控制新军的程度。(见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三讲》,载《孙中山选集》下卷。)从组织联络功能来看,它的效率已经超过清朝的地方政府甚至军队。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真正拥有强大的组织系统和对社会下层动员能力的反清势力是会党,而不是新式的革命党。如果没有他们的参加,革命至多是一种“秀才造反”,不可能起到席卷全社会的作用。而这种具有颠覆作用的力量,正是清朝开国时代的*遗产。如果清政府能够在较早的时候,向汉族开放上层政权,结束少数民族的狭隘的专政,这股力量必将自行瓦解。但清廷没有表现出这种历史主动性,相反,在革命已近燃眉之际,还成立了所谓清一色的“皇族内阁”,以欺骗立宪舆论。这无疑是对仇满的社会势力火上浇油的举措。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为一场“革命”,而有别于传统的社会动乱和下层造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在一群新式的、有组织的知识分子与知识青年的参与和领导下发生的。而这些新型的知识分子及其组织,又都是清政府洋务运动和开放政策的产物,如派留学生,组织翻译西书,开新学堂等。清廷采取这些政策,原本是要为挽救大清帝国的命运,借法自强,制造“中兴”而用的。如果真能实现,俄国彼得大帝、叶卡捷林娜二世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伟业,在中国再版,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是,由于清廷在这时并没有相应地扩大政权基础,采取广泛地吸纳社会优秀人才的措施,而是频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造成威信急剧流失,使上过改革措施造就的社会新生力量,迅速地产生出离心倾向。当着革命的历史任务已经提出,革命的社会力量正在聚集之时,清政府却把这些原来聚集在洋务派周围,或是对皇权寄托希望的新知识界领袖排出“体外”,迫使他们与社会下层原有的异己力量结合,并给他们送去了革命的纲领和领袖。(原来接受洋务派宣传的改良思想启蒙的孙中山,正是在上书李鸿章失败,报国无门的情况下,才选择了革命道路,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的纲领的。立宪派的领袖康梁也是戊戌维新失败后被通缉的对象。虽然他们的“保皇”初衷不改,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