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师夷长技 与“全盘西化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
近代中国系统阐述 师夷
最新热门    
 
师夷长技 论

时间:2007-3-9 17:47:53  来源:不详
这种思潮的启蒙著作,当推1840年林则徐辑译的《四洲志》和1642年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他们在书中均强调“师夷长技”。尤其是魏源还设想: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建造造船厂,既造军舰,也更经常地制造商船;并建*工厂,除造*外,也结合制造民用器械,而且还鼓励绅商投资设厂制造工业品。如能照魏源的设想做去,不仅在战场上能战胜敌人,且可能在市场上与洋商角胜。

继《四洲志》与《海国图志》之后,留心洋事、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著述不断出现,如1844年梁廷□的《海国四说》,1846年姚莹的《康□纪行》,1848年徐继□的《瀛□志略》和稍后出来的夏燮的《中西纪事》等。这些书涉及面较广,诸如社会风俗、*制度、文化教育等,但大多着重介绍西方的技艺,并强调中国应该赶快学习这些技艺。中国必须变,必须“师夷长技”,这就是结论。但把这种认识和结论付诸实践,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洋务运动兴起时才开始的。这时,洋务企业家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创办了军用、民用等工厂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建造船厂,以及轮船、电报、纺织、矿务等工业企业。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洋务派在实践中深感发展近代工业没有钢铁将一事无成。于是在九十年代初,除江南制造局设炼钢车间用新式转炉炼钢而外,同时又创办了以汉阳铁厂为中心兼煤铁开采与冶炼的号称东亚第一的钢铁联合企业(日本到1897年才办制铁所)。前者从1893年投产到1904年间,最高年产二千零五十九吨,最少年产十吨;后者年生产能力三万吨,但在1893年投产到1896年商办前,年产从未超过一万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化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它虽有一些成功的地方,但预期目的未能达到,所以总的说是失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