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解读古代女子对贞节牌坊
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
明清晋商与徽商的比较
朱元璋与徽州虎皮毛豆腐
最新热门    
 
牌坊与徽州文化

时间:2007-3-10 9:02:57  来源:不详
了宗族内部的道德与伦理的种种约定,在家国同构的中国礼法社会秩序中,相当于国家以及地方上的法规条律,在宗族及家族更为严密的组织约束下确保其得到有效的实施。[20]它使许多看似空洞的仁义大道理与日常琐事产生密切的联系。人们下意识地以此来要求自己和评判他人,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变得更为强大,思想由此受到钳制。《歙风俗礼教考》:“间有作慝者,乡党共耳目之,奸诡不行焉,则非其人尽善良也,良有聚族而居,公论有所不容耳。”再嫁者与节烈之间截然相反的待遇就是很好的证明。[21]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公论”贴近生活,威慑力强大。它植根于基层社会组织,一边笼络人心,一边消灭着“异端”的反抗。所谓“千夫所指”之时“百口莫辩”,也就黑白颠倒了。牌坊,可以说是这些规戒的一种固化的“象征”,把礼教符号化,意在对族人起时时警示作用。

其次,徽州“乡土礼法”促成建坊之风的盛行。

徽州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来源于一定时期的徽州“乡土礼法”。这种“乡土礼法”是新安理学和徽州商人精神的混合体。徽州素有“东南邹鲁”的美誉,徽州人一直以程颢、程颐兄弟为徽州歙县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