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改革开放30年 北京菜市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的政
美国前总统卡特瞒着国会
康熙帝与中国礼仪之争: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
论晚清商品博览会与中国
最新热门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时间:2007-3-10 10:31:40  来源:不详
,江南造局的译书以应用科学为主,据该馆自编的《江南造局译书提要》,至1908年的40年中,共译书158种,其中史志、公法、教育方的书18种;军事方的书32种;商学书8种;科技书90种;附录10种中,除每年4册的《西国近事汇编》外,其仍为科技书籍。 

自中央设馆译书后,沿海地区相继仿行。主要有上海、广州的广方言馆、天津机器造局、天津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北京海关税务司等。这些机构均招收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与造、驾驶技并译刊西书。直到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还奏请设立江楚编译局于南京。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一个官方译书统。 

梁启超认为:“中国官局所译者,兵政类为最多。”[4](P449)尽管梁氏所说难免过于狭隘,但官方译书还是有所侧重的,主要以应用科学为主,重点是在兵学知识、工艺造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只有外国历史、地理以及国际关的书受到重视。这和当时的国内需求和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强调的是“中体西用”。然而,“西用”一旦被引进国内,就必然会与封建主义的“中体”发生矛盾,并且终将瓦解和突破“中体”。这一客观发展趋势决不是封建官僚们的主观意志所能够转移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