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古代的“吃人”史:
在红楼感受“新时代的先
走访老北大红楼感受“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
揭秘:第13代子孙保存的
西藏的封建农奴制 揭三
文史新论:中日交往的历
《竹书纪年》:中国古代
农村改革30年:历史性的
三国时代的衣食住行:馒
最新热门    
 
明代的封藩与清代封爵制之比较研究

时间:2007-3-10 10:34:32  来源:不详
尚能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咸丰五年(1855年)孝静皇贵妃病危,奕訢请咸丰尊其母为太后,奕詝内心深不以为然,故口头上虽哦、哦连声,实际并不愿办。奕訢封母心切,即至军机处传旨令具册礼,逼得咸丰不得不为其母上尊号“康慈皇太后”。这样,奕訢之母封号虽得,兄弟之间的裂痕更大,矛盾也日渐公开化了。这一年七月,康慈皇太后死去。不久,咸丰即以奕訢办理皇太后之丧“礼仪疏略”的罪名,将奕訢逐出了军机处,并罢其宗令、都统之职。直至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咸丰才重新授给奕訢都统之职。从此奕訢始终处于受冷落、被排斥的地位,由觊觎帝位而导致的猜嫌不和,在咸丰当政的十多年中,倒也没有在政海中变幻出什么风云。因为咸丰皇权在握,奕訢纵有不世之才也只能俯首称臣,无可奈何。但是在咸丰十一年(1862年),当咸丰在内忧外患的煎迫下,于正当壮年时即留下一个乳臭未干的儿子撒手归天时。终于给了奕訢一个重返*舞台、充当重要角色的机会,并由此演化出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场宫廷政变。

中国古代的*结构是社会结构与*结构基本上合为一体,治国如同治家。在家讲亲亲之谊,在国讲君臣之道,二者一脉相承。家天下的观念便是这种*结构的反映,在实际*操作中,体现的是“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统治原则。在春秋时代,列国之君与天子同姓者十之六,天子勋戚十之三,前代后裔十之一。对具有宗法血缘关系的宗族成员实行分封,目的在于建立以天子宗族为主干,天子勋威为辅翼的政权体系,以期使宗法血缘关系在维护天于正统地位和有效统治方面,发挥出骨干和地缘上的屏卫作用。

然而,事与愿违,专制皇权与诸侯的相对独立的统治权在本质上是矛盾的,因此,二者必然发生冲突。诸侯势力往往发展成为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日益产生对中央的离心力,而专制皇权则决不能容忍在它的统治范围内出现几多“模拟天子”。实行分封制本来是为了达到“亲亲之谊”、“屏卫王室”的目的的。但往往走到其反面。成为皇权的掣肘因素和皇室宗族内讧的直接动因。专制皇权无所不及,它与其他任何权力都格格不入,诸侯有权就意味着皇帝失权,反之亦是如此。无论是父子、兄弟、亲戚在权力面前是无所谓‘亲亲之谊’的,只有在不危及皇权的前提下才有意义,一旦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