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台湾人看《潜伏》:蒋介
陈龙智擒台湾特务段云鹏
从大陆逃到台湾之后的汤
台湾人隐居河南300年 祖
书法家舒同曾被内定为中
湖南学者力挺曾国藩 被
杜月笙为何不留上海不去
学者称大禹“三过家门不
揭秘:台湾与美国联手劫
文韬武略:康熙重用降将
最新热门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

时间:2007-3-10 10:47:19  来源:不详
言谈,不可动武,结果改变了朝廷的初衷,对日交涉走向妥协、退让。《北京台事专条》不仅付出了50万两白银,且“使数百年来的属国琉球平白失去”〔17〕,“此为彼(日本)兴我(中国)败之大关键也”〔18〕。

在琉球问题上,梁嘉彬认为:“归纳中日史料,自1874年日本征伐台湾生番之役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每当日本武功派对华冒险,皆因李鸿章力主容忍而侥幸成功,每当日本文治派对华退让,皆因李鸿章力主拖延不与确实解决而意外失败,琉球交涉即其一例。此种外交不但给中国极多不利,抑且促成此后日本军国主义之发展路线。〔19〕”

在连绵几十年的中日朝鲜问题交涉中,作为清朝首席外交大臣的李鸿章表现如何?对其如何评价呢?台湾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维护“天朝上国”的尊威和加强国防力量考虑,李鸿章是力保朝鲜的。王学书指出“鸿章对日交涉主要为朝鲜问题,其所最措意者,亦为朝鲜。”“李鸿章对伊犁及越南问题都主张消极,以便集中力量保朝鲜”〔20〕。梁嘉彬认为“李鸿章之对日外交,以有关于朝鲜者为最失败”〔21〕。王学书又指出:李鸿章对朝鲜的政策不是前后一致的。“江华岛事件”发生后,“李鸿章与总署的态度大体是一致的,皆谬于传统的宗属观念,推诿责任,对于朝鲜的内政外交,中国不干涉也不负责。”《江华条约》签订后,尤其是日本吞并琉球后,李鸿章“任用袁世凯控制朝鲜政府的内政外交,于日人势力之排斥更不遗余力”,“处处都表示了中国宗主地位,一改昔日袖手不管之态度,而积极干预”〔22〕。

对李鸿章主持签订的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王学书指出:“天津条约之精神,更无异承认朝鲜为中日共同保护国,已得之宗主权轻易失去,李鸿章实无法辞其咎。中日有共同出兵朝鲜之权,更为后来之甲午战争种下了祸根。”〔23〕李守孔等也持有相似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