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台湾人看《潜伏》:蒋介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陈龙智擒台湾特务段云鹏
从大陆逃到台湾之后的汤
台湾人隐居河南300年 祖
书法家舒同曾被内定为中
杜月笙为何不留上海不去
揭秘:台湾与美国联手劫
文韬武略:康熙重用降将
最新热门    
 
晚清台湾社会的转型及其特征

时间:2007-3-10 10:47:55  来源:不详
清统一台湾之初的人口,据蒋毓英《台湾府志》记载,有男子16274人,妇女13955人,总计实在民口30229人。[1]考虑到当时人口统计中存在的缺漏等因素,我们可把这一数字修正为大约10万人。早先,清政府虽然对移民渡台实行严格的限制,但由于人多地少所造成的沉重的人口压力,大陆闽、粤两省沿海的居民仍利用各种方式大量偷渡来台,故这一时期台湾人口的增长极为迅速。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台湾的人口已达912920人[2],96年之中,增加了80多万,年增长率为126‰。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的人口已增至1944373人[3],这一阶段台湾人口的增长率为26.40‰。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人口增长和土地开辟的速度都达到了高峰。此后,台湾人口增长的速度趋缓,到割台前夕的1893年,台湾人口数为2545731人[4],80余年仅增加了60万余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9‰。此时人口的增加主要是自然的增长,大陆来台的移民已经不多了。光绪元年(1875年)日军侵台的事件发生后,清政府实行“开山抚番”政策,在汕头、厦门及香港等三地设招垦局,招徕大陆移民垦辟卑南、恒春及埔里等地旷土,但应募者寥寥,成效不著,也证明了这一点,盖因此时闽粤移民的方向已开始转向南洋群岛等其他地区了。

人口结构的另一变化是性比例和年龄结构渐渐趋于正常。移民偷渡来台是一项高度冒险的活动,且因清廷曾禁止移民携眷渡台,所以前期来台的移民大多为青壮年的单身男子,妇女、老人和儿童极少。如《诸罗县志》所载:“男多于女,有村庄数百人而无一眷口者。”[5]康熙末年入台的蓝鼎元在《经理台湾疏》中也说:“统计台湾一府,惟中路台邑所属,有夫妻子女之人民。自北路诸罗、彰化以上,淡水、鸡笼、山后千有余里,通共妇女不及百人;南路凤山、新园、琅@①以下四五百里,妇女亦不及数百人。”[6]性比例的严重失调和年龄组合的异常是清代前期台湾移民社会人口结构的特征。人口结构的失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清代台湾社会动乱频繁的主因之一。有鉴于此,在巡台御史及闽省地方官员的建议之下,清廷曾经多次开放*,准许民众搬眷过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起义被镇压之后,福康安又奏请“嗣后安分良民情愿携眷来台湾者,由地方官查实给照,准其渡海”。[7]经过历次弛禁之后,台湾的人口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据嘉庆十六年(1811年)人口统计的资料,各县厅中幼丁男女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台湾县36.2%,凤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