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于右任与草书圣手王世镗
沈志华:中国人民志愿军
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忆邵华
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
吴建华清代江南人口与住
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
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
郑大华试论湘军崛起于湖
西晋帝王世系表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
最新热门    
 
王世华论徽商与封建*势力的关系

时间:2007-3-10 10:52:27  来源:不详
与其让那些贫官污吏“鱼肉”,不如报效政府,还能援例授官,保全自己。应该说,汪士明的话反映了大多数徽商共同的心态。果然,汪士明“应诏输粟实边过当,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社会地位陡然大增,贪官污吏也不敢任意“鱼肉”,“而家难寝抒矣”[(34)]。前述商人吴时佐输金佐国,结果,“天子旌子,一日而五中书之命下”,他也“富而益之贵”。看起来,损失数十万金,是“不利”,但换来了“天子之命”,岂止地位大增,而且光宗耀祖,这又是“大利”。故时人认为这样做是“移家为国,庶几以不利为利乎!”[(35)]

 “移家为国,报效政府,是为了以不利求利,而倾心交官,趋炎附势,也是为了寻求保护伞。有一件事就很典型,“弘治间,江阴汤沐知石门时,徽人至邑货殖,倍取民息,捕之皆散去……徽人所谓货殖者,典铺也。”[(36)]可见,没有*势力的庇护,商人连立足都十分困难,更遑论发展了。因此,徽商的“善行媚权势”,实在不是生性如此,而是形势使然。

徽商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买卖交易之际难免被骗、被盗、被敲榨、甚至被诬陷,这类事情,非经衙门不得解决。而一涉官司,那么与官府有没有交往,其结果也就迥然有别了。徽商为了避免败诉,交结官吏,以为奥援,就必不可少了。正如两准盐差李煦在向康熙帝上的条奏中所说:“商家原属懦弱,平居安保无事,设遇家庭交际之间偶有小嫌,一经衙门,必致借端勒诈,不得不预为之计,以勉应其求也。”[(37)]话虽说得比较含蓄,但把商人交结官员的苦衷和盘托出了。事实也是如此。有了官员的帮助,确能免除不少意外的劫难。如歙商鲍绍翔在浙江江山县经营盐业,家渐富裕,“顾人多忌之,辄藉端欺陵,争论不休者凡数家”,官司甚至打到巡抚那儿,但由于鲍绍翔平时与官员过从甚密,故能得到他们的援助,以致官司“先后历十余年而志未尝稍挫焉”。晚年鲍绍翔每每忆及此事,感慨系之,谆谆告诫后人:“余每逢强敌,必有相与成之者,天下事知非可以一手一足自持也,汝曹当深念之。”[(38)]在诉讼中,能够“相与成之”的人当然非官莫属。清康熙间,芜湖“榷关孙主事苛责诸商,多额外征,莫敢谁何”,徽商吴宗圣“毅然入控登闻。得旨:差官按实拿问。”[(39)]记载虽然简略,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见,一个普通商人,能够“入控登闻”,何其难矣,而且还能“得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