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洋务运动再探讨近代文明
上海讨论中国会党史问题
武威汉代医简为探讨《伤
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
 求实 部长揭开大寨真面
全面深入探讨知识分子阶
最新热门    
 
求实探讨融洽交流——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时间:2007-3-10 10:59:47  来源:不详
  对于义和团运动的社会成因和参加这一运动人员的阶级构成及其思想状态,以往有关义和团的专著和论文多有涉及,但作为专题论述尚不多见。这次讨论会上,有的代表从研究清朝晚期的灾荒和游民入手,探讨了灾荒和华北游民阶层与义和团运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社会成因、阶级构成和思想状态。这是一个新的探索。清王朝晚期自然灾害严重,加上*腐败,吏治败坏,使灾情更加扩大。严重的灾荒和饥饿是晚清中国国情和社会情况的重要表现。多年灾害造成的生态破坏,使晚清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游民群,游民问题成为晚清时期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侵略与反侵略这个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下,游民、饥民通过不同的形式卷进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是社会矛盾的必然反映。在义和团运动发生和进入高潮时,几乎与北方数省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状况同步进行,这也就给运动输入了更多的群众,也势必影响义和团运动的阶级构成、斗争规模和思想风貌。

  有的代表对华北游民群体的社会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北游民群体最主要的成因是天灾袭击下倾家荡产而外出流动的灾民,另外,被清政府遣散的兵勇和交通沿线受铁路、轮船所排挤的车夫、船工、苦力等失业者。

  有的学者认为,在考虑天灾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时,应进一步考虑到水灾和旱灾的区别。水灾来的突然,去得迅速,水灾后的土地比较肥沃,灾民往往忙于耕种和恢复家园;旱灾则旷日持久,民心怨怒,容易激起反抗运动。所以应注意研究不同的灾情和不同受灾地区的具体数据和各种灾荒造成的不同社会心理状态。

  在这次讨论会上,代表们就义和团运动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天灾这一问题的讨论与以往不同的是,没有仅仅停留在灾荒引起反抗这种一般性的分析上,而是围绕民族矛盾这一大的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自然灾害等对于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自然灾害怎样影响统治阶级的决策;怎样造成社会秩序的震荡和社会成员的流动;怎样引起民众心态反常等等。就社会心态而言,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义和团是利用灾荒去反洋人,还是从心理上真正认为灾荒与洋人有关(如某些义和团揭帖中表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涉及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洋人和西方文明的形象。有的代表认为,现在去推测当时有多少人相信这种宣传并不重要,重要的问题在于这种宣传是表达了一种心理信息,反映了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