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错过历史:北宋改革在朝
我们应当敬畏历史
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1969珍宝岛——毛泽东准
大兴文字狱全面*乾隆的
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参与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
人民战争是全面抗战路线
应当如何看待义和团的排
全面内战初期国民党军事
最新热门    
 
应当全面看待义和团运动——谈义和团的笼统排外主义

时间:2007-3-10 11:00:15  来源:不详
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民教冲突”。如果说义和团的中心斗争目标是“灭洋”,那么在“灭洋”的中心目标中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仇教”。因此,对“仇教”斗争如何看待,实是对义和团运动评价的关键问题。一八六○年北京条约后,西方各国在条约保障下基督教的传教势力迅速深入我国内地,中国人加入天主教、耶稣教的人日渐增多。中国基督教徒一开始就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操纵和影响下,因之新生的中国基督教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入教之民,良莠不齐,其奉教安分者,固属不少,而倚教师为护符,欺压乡里者,亦复所在皆是。”(刑部尚书赵舒翘等折,见《义和团档案史料》,一○八页。)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半殖民地的加深,这种宗教势力在中国的发展也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一八九九年山东巡抚毓贤对东省民教势力消长情况有个估计。他说:“东省民教不和,由来已久。缘入教多非安分良民,在二十年前,平民贱视教民,往往有之,并未虐待教民也。迨后,彼强我弱,教民欺压平民者,在所多有。迩来,彼教日见鸱张,一经投教,即倚为护符,横行乡里,鱼肉良民,甚至挟制官长,动辄欺人,官民皆无可如何,断无虐待教民之事。每因教民肆虐太甚,乡民积怨不平,因而酿成巨案。该国主教只听教民一面之词,并不问开衅之由,小则勒索赔偿,大则多端要挟,必使我委曲迁就而后已。近年情形如此,委无虐待教民情事。”(《义和团档案史料》,二四页。)毓贤从封建顽固派不满意帝国主义欺压的立场出发,透露出民教冲突的真正原因。他强调“委无虐待教民情事”是可信的,同时也说明确实存在“教民欺压平民”情事。可见义和团把“仇教”作为自己主要斗争内容,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但教民是属于中国人,其中‘安分者’是一定有的,甘心 “趋炎附势,肆虐同群”的人恐怕也不会太多,多数人大概还处于中间状态,东风硬随东风,西风硬随西风。可是义和团对此毫不加以区别,一律以“杀”对待之,各地义和团都以焚毁教堂,杀戮教民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教民”在洋教士的保护下和地方官的偏袒下,他们之中许多人确实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罪行,义和团痛恨他们,甚而杀害他们,不能说是无缘由的妄杀,但义和团没有看到教民所以欺压人民,其根子归根结底还是在帝国主义身上,在洋教士身上,并且教民中罪大恶极的仅是少数人,如果不加区别一律以杀对待,势必造成玉石俱焚,结果给运动带来很大危害。

  “仇教”斗争不应是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任务,但由于义和团缺乏起码的斗争纲领,“仇教”斗争无限发展下去就使义和团运动陷于歧途和盲动状态。义和团在前期于山东、直隶农村斗争阶段,“仇教”曾为许多农村被压迫群众昭冤雪恨,打击面虽然有些过大,但基本上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拥护。一九○○年六月进入京、津大城市后,仍然坚持“仇教”,并采用迷信方法来判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