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发掘
福建长泰后厝山发现商周
福建武夷山赤石渡头岗发
福建南靖发现两处商周遗
福建省大田县发现有清代
福建宁德发现5万多平米
福广高速福建漳州段发现
福建将乐发掘南宋古墓
福建漳州发现5座商周墓
福建闽侯挖出千年古墓 
最新热门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

时间:2012-3-15 11:18:40  来源:不详
C和⑥a层下,形状多为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填土一般为黑灰色粘土或灰褐色砂质粘土,包含少量青瓷片、螺壳、烧土粒、炭粒、动物遗骨和石块,陶片较碎,极少可复原器。

    房基2座,均位于洞口大厅的东部。F1于①B层下打破②A层,为明代娘娘庙基址,属地面基础建筑,挖有沟槽立置基石,已揭露残留的3层基石,其上筑墙。活动面由红砂土平整铺垫而成。因目前仅局部发掘,尚不清晰庙址的布局及规模,亦未见其他遗迹现象。F2开口于③B层下,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遗迹。该遗迹应为地面柱洞建筑,残留有11个柱洞和居住面,并发现木骨泥墙的残块。柱洞的做法是,先在居住面上挖圆形柱坑,在柱坑内置木柱子,而后在其周边用黑灰色砂质粘土敷住压实。居住面主要也是由红砂及烧土平整填垫而成,并发现有一个灶。因发掘面积限制,暂无法确认房址的整体布局及大小。
    火塘3个,火塘2开口于④层下,呈不规则方形,斜直壁,平底,堆积主要为红烧土和粘土质砂,包含石片,石块,螺壳和少量碎骨等。火塘1、3均开口于⑤层下,近圆形,斜直壁,近平底,深灰色土,夹杂大量红、灰烧土颗粒,结构疏松,呈坑状堆积,包含大量的木灰烬,少量的夹砂灰陶片、钙结核及石片、断块等。

    石铺活动面2个,T2⑦层的石铺地面,系铺石拣自河滩,磨圆度较高。依分布范围判断,应为人工搬运铺垫而成,间杂大量青灰色细砂,结构致密、坚硬,呈南北低,中间高地面,且在该地面南部边缘发现一排水沟。洞中部T1③B层之下的石铺地面略呈圆形,在其边缘为黑色、黄色粘土羼杂的火烧硬面,结构致密、坚硬;其西部有数块排列有序的大石块,属人工有意放置,东面沟沿有火堂遗迹,该遗迹应是洞内居民的活动场所。

    三、主要遗物:陶器、石器、骨器、艺术饰品及动物牙齿和骨骼。

    陶器:多为夹砂陶,以灰褐陶为主,灰黄、红褐陶次之,少量灰黑、灰白陶。火候较低,地质疏松。纹饰多为素面,部分经微磨光,斜向或交错绳纹次之,少量刻划纹、锯齿纹、戳点纹、水波纹、弦纹、压印纹、指甲纹、曲折纹、镂孔;另有部分方格纹与弦纹,锯齿纹、戳点纹及压印纹,水波纹与附加堆纹等组合纹饰,多位于器物颈和口沿部位;刻划和镂孔仅在极个别陶器中出现。可辨器形有:釜、罐、盆(碗)、缽、盘等;石制品:类型丰富,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石锤、石砧、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砺石等,并出有磨制精美的石锛、石斧、石刀、石凿、石网坠等。骨器:计有骨锥、骨匕、骨刀、骨针、骨锥、鱼钩、尖刃器和打制骨器等,大多采用哺乳动物管状骨或肋骨加工而成。艺术饰品:砂岩砾石磨制的鱼形雕刻钻孔佩饰品1件、采用鸟类长骨截取[注: 截取 拼音: 解释: 从中取(一段):~文章开头的几句。-jiequ]的骨管1件,刻画石1件以及刻画痕骨骼等,反映当时人类已有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动物群:以哺乳动物种类最多,计有南蝠、蹄蝠,菊头蝠、白腹管鼻蝠、鼠耳蝠、鼯鼠、黑鼠、林姬鼠、岩松鼠、小家鼠、竹鼠、豪猪、家犬、普通狐狸、赤狐、副獾、松貂、艾鼬、青鼬、黄鼬、黄腹鼬、鼬獾、豹、小猪、野猪、水鹿、獐、小麂、赤麂、山羊、牛和猕猴;水生动物有螺类、蚌类、龟和鳖甲片、蟹类、鱼骨以及少量鸟禽类骨骼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