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浙江田螺山遗址十年考古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发现近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
浙江永康发现最早人工栽
浙江萧县发现16座宋代墓
浙江兴化现良渚文化遗址
浙江兴化发现良渚文化墓
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号沉
浙江省杭州市完成余政挂
浙江省长兴夏家庙土墩遗
最新热门    
 
浙江桐庐小青龙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时间:2013-05-17 13:56:57  来源:不详
总长17米,因各房间之间未发现基槽或柱洞相连接,所以不能确定这些房间是否为连间。单间宽1.5~1.8米,进深3~5米不等,门向均朝西北。F1位于山脊左右的高爽处,上部被东周[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今河南洛阳的东都,至公元前256年周郝王卒,史称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重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相继进行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极大繁荣。]文化层叠压,遭到一定破坏,可能与此有关,室内未发现活动面及其他生活设施。在F1前方发现两组柱洞,F1后方发现基槽两条,以上遗迹可能都与F1相关。

 


    F1采用挖槽栽柱的方法,在房子[注: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称作屋家,广东人称作屋企,福建人称作厝。为民间信仰的风水区分由于生人居住;称阳宅、以别于已经身故入土之阴宅(墓)。]的后部即南部有意将基槽开挖成长条形深坑,所埋设的柱子也较其他部位的柱子粗壮,应该是出于承重的需要。在基槽中共清理柱洞43个,柱洞直径一般在50厘米左右,柱洞的口部常填埋块石,起到加固柱子的作用。


    关于F1的建筑形式与结构,考虑到F1各房间室内空间狭窄,室内未发现相关生活设施、未发现红烧土等墙体构件,不排除F1为杆栏式建筑的可能性,而其功能是否为居住的房子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小青龙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比较少,其中双鼻壶占绝大多数且形态上呈连续发展的序列,是判断遗址相对年代的重要器形。按照东部平原地区良渚文化的分期方案,我们认为小青龙良渚文化遗存的主体年代处于良渚文化早期偏晚至晚期偏早阶段。H30等灰坑中出土陶器也都呈现良渚文化中期前后的特征,与墓葬的年代相对应。


    钱塘江中上游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开展得很少,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曾有衢州江山县古遗址的调查,之后,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有建德久山湖、龙游三酒坛、浦江    塘山背。这些遗址的文化面貌与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存在共性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地方的特色,小青龙遗址同样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面貌特征。比如,1、聚落选择在地势高爽的岗地上;2、墓葬的方向多近东西向;3、墓葬随葬器物数量虽不多,但以玉石器为主,陶器数量很少,一般每墓随葬1件双鼻壶或不随葬陶器,以上特点与东部平原地区良渚文化墓葬埋设在人工土台上、流行南北向、以鼎、豆、壶为主要陶器组合等葬俗差异明显;4、墓葬中流行随葬石镞及地层中常见石镞、网坠等现象可能反映了渔猎经济在当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小青龙等遗址为代表的山地丘陵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存,是良渚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概括地讲,可以称之为“良渚文化山地类型”,当然,广袤的山地类型内部也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