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率部挺进西藏:“佛光将
韦大卫:“告诉蒋介石,
达赖喇嘛的闹剧人生:流
权倾朝野资质绝佳:“女
不是皇帝的皇帝:“皇父
不是皇帝的皇帝:“皇父
揭秘:“四人帮”中有两
李鸿章:“衰世忠臣”在
共和国封疆大吏:“打不
胡耀邦之子:“真理标准
最新热门    
 
流亡:“谋食”、“谋道”及其他

时间:2009-4-6 21:17:12  来源:不详
尤其从正、反两个方面,明确表达了深“明王道”、在外长期奔波达十三年之久以及“干七十余君莫能用”[30]的孔子,站在“去鲁”与“去齐”这个十字路口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困境:一方面他对即将远离自己生于兹、养于兹、教于兹的鲁国,充满了缱绻之心、眷眷之意和依依惜别之情;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终得以逃离齐国,流露出了言说不尽的欢畅与快意甚至他连饭都等不及做好、用完,便毅然绝然地决定要离去。由此可见,在孟子心目中,孔子对“齐”、“鲁”两国是怀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的——“故土难离”,此乃人之常情,大概不难理解。但问题却是,为什么他最终还要走、还要离、还要奔波和流亡呢?是为“谋食”、为“谋道”还是为其他别的什么力量和原因?这个问题应当说是十分复杂的。

英语中对“流亡”这个词的释义,也许比汉语要来得更为地道:“be forced to leave one?s native”,“go into exile”,而所谓“流亡政府”一词则是“government-in-exile”。而且众所周知,英语中表示“国家”/“祖国”意思的词一般有三个,从政治的意义上说是“state”,从领土的意义上说是“country”;但若从民族的意义上说,则是“native”。因此“流亡”一词的英文释义中的“native”,正可与孟子所谓“去父母之道也”一语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同时,“be forced to leave one?s native”中“be forced”这一结构,尤其凸显了“被迫”之意;也就是说,所谓“流亡”,究其实,乃是一个人要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或者说是“去父母之道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孔子被迫流亡;或者,到底又是什么或谁迫使孔子走向流亡?汉语中对“流亡”一词的解释,则以突出何以流亡的原因而见长。因天灾或者人祸(政治)原因而背井离乡,流浪、逃亡。《诗?大雅?召旻》:“癫我饥馑,民卒流亡”——这显系“天灾”;当然人世间之所谓“天灾”与“人祸”,总是纠结在一起的,有时甚至是难以区分的。而屈原的《九章?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又显系“人祸”。此外,“流亡”一词还有“随水而逝”的自然本意。《九章?惜往日》:“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既然这句话是出自于行吟诗人/哲人屈原的作品之中,那么所谓“随水而逝”,也便由此而平添了一种新的气象,并非仅仅只是随水而逝了。

至此,其中的问题看来却依然是,到底是什么原因或力量迫使孔子流亡呢?

别忘了,“流亡”一词本身隐含着一种强烈的被动之意,没有人会愿意主动流亡。当然,可以说孔子的每一次流亡都是有某种具体原因的,而且每种原因也可能是不尽相同的;但其中共同的被迫、被动之意,也同样是十分明显的。但究竟是谁在迫使孔子不断地走向流亡?它可以说是某个人,也可以说是某些人,然而若从总体上说、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