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母亲一句话 让钟南山从
从“反古复始”到“反善
从“儒学”的4种不同意
从“德以事神”至“尽心
从 “道教之真精神”对
从 “道教之真精神”对
贝克汉姆从 *局 中领悟
朱德庸――从 小众 走向
从 海龟 到“纳维尔号”
最新热门    
 
从“卡塔西斯”到“兴观群怨”

时间:2009-4-6 21:17:23  来源:不详
和悲剧时得到强调,甚至被纳入到悲剧的定义中。在公元前五世纪,Katharsis是指一种医疗手段,古希腊医学家认为,人体内任何一种成分的积淀如果超出正常的水平,就可能导致病变,医治的办法是通过Katharsis把多余的部分净化出去。在当时自然科学不甚发达,医学和宗教、病理学和伦理学分界尚不明确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Katharsis既可指医学上的净化,亦可指宗教意义上的净化。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作品中的Kartharsis就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和宗教目的。苏格拉底主张用“问答”和“辩驳”来达到扫除愚昧、纠正错误、净涤灵魂的目的。柏拉图认为,净化能使心灵挣脱肉体的骚乱,是理想的东西摆脱一切非固有的感性成分得以净化,得到精神的净涤和升华,使奔放不羁的情感得到压抑,哲学和宗教一样就负起净化灵魂的任务。

出身名医之家的亚里斯多德并不同意柏拉图对情感的绝对压制的净化手段,而是以“中庸”、“适度”来原则来处理这些过多积存的情感:(音乐)应以教育和净化为目的,使那些“偏离了自然状态的灵魂趋于中间状态”。[1]。亚氏在《尼各马可斯伦理学》中指出,有修养的人不是不会发怒,也不是不会害怕,而是懂得在适当时对适当的人和事,在正确动机的驱使下,以适当的方式表露此类情感。作为其中方式之一的“净化”,可以解除病痛或不适,使人恢复失去的平和。亚氏的“净化”说是对诗(悲剧)和音乐的审美效果的理解,历来争议颇多,主要有两派,一是重道德教育,一是重快感,但不论哪种解释,似乎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同一件事: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模仿和共鸣(同情、怜悯),现实的痛苦(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性的),在诗和音乐的陶醉中得到了缓解、减轻和治疗,从而恢复到一种纯洁无邪的平静状态,在这个宣泄情感同时又是陶冶性情的过程中,使自然的、本能的人向社会的、道德的人过渡。就其产生的社会作用而言,艺术通过净化,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无害的、公众乐于接受的,能够调节生理和心态的途径。“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阿波罗艺术精神对狄奥尼索斯精神的中和,这就使希腊人的个体意识提升到了普遍的伦理准则”[2]。亚氏的“净化”说所强调的是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人摆脱原始冲动的野蛮状态,而在道德精神的层次上得到精神的升华和发扬。他欣赏的不是希腊艺术酒神的冲动,而是日神的静观,他对音乐和悲剧的研究是冷静的、理性的,态度是“中和的、是适度的”,产生的审美效果也是理智清明、情感适度的“和”。通过对“净化”的生理机制、过程和效果的分析,亚氏较为深刻的阐发了他的文艺作用观。

(二)“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分析,实际可以说包含着对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

“兴”主要有两种注解:一是孔安国的“引譬连类”,二是朱熹的“感发意志”。这两种注解都符合孔子思想的精神,且能互补。“引譬连类”指用形象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