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15小时长谈不倦 毛泽东
千古风流话周郎 周瑜人
争论:郭沫若的五大人格
孔子君子人格论与现代公
孟子的人格自由论研究
象山先生的人格风范
孔孟荀伦理思想“悖论”
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
论孔孟儒学的血亲团体性
再论孔孟儒学与腐败问题
最新热门    
 
孔孟人格及其对历代士人格的塑造论略

时间:2009-4-6 21:17:29  来源:不详
一种品格。

    孔子的这种精神在他的学生中,颜回表现得最好,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对颜回的行为大为赞赏。

此外,孔子还是一个以理想为乐的人。孔子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o)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这“三乐”足见其理想人格对传统士人格津津“乐”道所谓“事父事君”之乐;不愧于天地人之“三才”;和为天下英才之师之乐。这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理想士人格的行为规范。

在孔孟理想人格中,还有为实现人生追求而恭行不倦的警世格言,孔子说: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也;学也,禄在其中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相信“学而优则士”也是孔孟人格中作为支撑读书人安贫乐道的理想之所在。孔子弟子子贡说:“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待价而沽”也是孔孟的人格也是塑造后世文人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动因。

(四)积极入世,当仁不让

孔孟塑造的儒家士人格从总体上来说都是积极入世的,在如上所述基本做到“修身”“、齐家”、“治国”之后,便是以“平天下”之为己任。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这就是所谓“当仁不让”。也是驱动儒家士人格为实现儒家理想所依托的理想报负。

(五)进退有致,行为中庸

应对时世变迁在孔孟思想深处为雕刻传统士人格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又说:“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也就是说,如果社会稳定,天下太平就可以出来做官,如果适逢乱世就应隐居山林。孟子进一步发挥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孔孟人格理想在处理时世变迁是是有其行为准则的。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道行“中庸”“无过之而不及”。与上述对儒家理想人格的雕塑形成一个统一的设计理念,形成一个“理想”-“行为”-“终结目标”相对封闭的人格理想之环。

(六)乐天知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因此要求儒家人格理想还应具备“乐天知命”(“乐天知命,故不忧”)的乐观态度。孔子的一生处处碰壁,致使他不得不相信“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