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名人
最新热门    
 
许嘉璐在尼山讲堂第一讲《小学与儒学》

时间:2011-03-13 16:16:04  来源:不详
也。许多《郑风》,只是孔子一言断了,曰:“郑声淫。”如《将仲子》,自是男女相与之辞,却于祭仲、共叔段甚事?”如《襄裳》,自是男女相咎之辞,却干忽与突争国甚事?但以意推看狡童,便见所指是何人矣。不特《郑风》,《诗序》大率皆然。”…这是他的伟大贡献。   
    宋明理学家把儒学推到了新的高峰,他们的贡献我认为是世界性的。同时,早期的理学家很讲训诂,他们的功底都是很深的。但是末流有些人背离了理学的初衷。到了乾嘉时代又走向另一段,阳明之学的末流,顾炎武批评是空疏、误国。鉴于历史的教训再加上清代文字狱的压迫,所以学者们都钻到小学、音韵、训诂、校勘版本当中,在家庭教育里还是按宋明理学,可出去只讲文字、音韵、训诂。于是偏离了经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达到顶峰。随便举个例子,“君子博学而曰叁省乎身已,则知明行无过乎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叁己”也。如、而古通用。王先谦《荀子集解》,《大戴记》一本作“君子博学如日叁己焉”,与俞说同。孔氏广森云:“叁己者,学乎两端以己叁之。”我个人认为王先谦的结论可以作为定论。
    我举这个例子什么意思?就是到了清代乾嘉以后,大家就在字句上争来争去,而王先谦成乾嘉之后,这时候宋学有点儿复兴,所以就又要向经义靠,因为他能够得出更让人信服的。脱离开经义,只是就字据争论半天,写若干篇文章,但是这些结论对惊异经义有什么用?不太好用,于是后来遭到非正统的或者正统的理学里杀出来的《汉儒通义》里说:“汉儒善言义理,无异于宋儒。宋儒季汉儒讲训诂而不及义理,非也;近儒尊崇含儒,发明训诂而不讲义理,亦非也。”钱穆先生在《朱子学提纲(新学案)》里说“清儒则一意考古,仅辨名物。”我认为钱先生的批评是很中肯的。
    乾嘉巨擘段玉裁《戴东原集序》:“先生之言曰:六书九数等事,如轿夫然(像抬轿子的轿夫),所以意轿中人也。”所谓六书就是文字学,意思是小学乃至于数学全是给人抬轿子的。“以六书九数等事尽我,是犹误认轿夫为轿中人也。”如果你们把文字、音韵、训诂、校堪看成全世界都干这样的事情,那你们就把抬轿子的人当成轿中人了。又尝玉裁书曰:“仆生平著述之大,以《孟子字义疏证》为第一,所以正人心也。”我的其他小学著作都是抬轿子的,真正与世有用的是孟子的书,而孟子的书是清代理学或者哲学的重要著作,在中国的哲学史上是有重要的意义。
    段玉裁在一篇文章说“癸亥,先君子见背,今又七年所矣。归里后所读书,喜言训诂考核,寻枝叶,略其本根,老大无成,追悔已晚。”他一头扎进了文字、音韵学中,老了才明白,这是抬轿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世人,应该兼顾既追寻工具,更重要的要求道,有益于世,以正人心。
    许宗彦《学说篇》:“考证、训诂、名物,不务高远,是知有下学,不知有上达,其究琐屑散乱。”章学诚“著作本乎学问,而近人所谓学问,则以《尔雅》名物、六书训诂谓足尽经世之大业,虽以周、程义理,韩、欧文章不难一映置之。”只知道这个是学问,不知道那是更大的学问。
    根据以上所说的,就是我的思路,要想读懂古书,要想读懂经义,必须学训诂。不能整个的训诂学界只顾训诂,不管经义。作为个人可以一生研究音乐或者训诂,但是作为学术界一代人都是如此就不行了,这个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宋儒以后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