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池田知久·〖孔子的宗教
袁济喜·〖《文心雕龙》
黄玉顺·〖反应·对应·
杨秋梅·〖子夏之学与三
李申  ·〖诚实无欺古人
李慧子·〖儒家思想如何
杨丹荷·〖“三年无改于
黄玉顺·〖从《商君书》
李申 · 〖谈任继愈先生
方 铭 ·〖“腐儒”的坚
最新热门    
 
陈明·〖国学之争的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理解问题〗

时间:2011-03-13 16:16:06  来源:不详

摘要刘泽华关于中国文化的王权主义叙事作为一种基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二分现代意识形态却采取了知识论的话语形式。但是,这一论述从思想史角度讲对儒家、法家的价值理念不加区分、从社会史角度讲对周秦的制度丕变不加考索、从政治学角度讲对国家社会的利益目标、力量对比及其博弈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统治形式”与“统治程度”不做具体分析。在今天的论域里,它不仅在知识论的意义上是不能成立的,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也是消极有害的。对它的批评既是对五四文化遗产的清理,也是对这一精神传统的升华超越。

关键词:刘泽华 王权主义 国家 社会 儒学 

    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和课题与近代救亡意识下形成的思维和心理之间的思想碰撞是迟早都要出现的历史事件。它的焦点之一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我们的历史?如何评价那支持维系着社会运转滋润着生命成长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论的问题,跟我们对处境和未来的感受和期待联系在一起。最近所谓的国学之争实质也正在这里。冲锋在前的刘泽华教授主张所谓中国文化之王权主义说,构成这一论争中“反方”论述的知识和价值的基础。这里姑且从知识和学术的角度,对它稍加分析。

    刘泽华这样表述自己的所谓王权主义:“我所说的王权主义既不同于社会形态,也不限于通常所说的权力系统,而是指社会的一种控制和运行机制。大致说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王权为中心的权力系统;二是以这种权力系统为骨架形成的社会结构;三是与上述状况相应的观念系统。”(刘泽华:《王权思想论》自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由此他得出这样的论断:“一是中国文化的本质是王权主义,儒学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二是“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其特点是权力支配经济。”(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封底勒口“内容简介”,人民出版,2007年)

    刘氏承认自己是受马克思“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命题的启发而建构起自己中国文化的王权主义说的。(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前言,三联书店,1987年)马克思的命题隶属于西方国家与社会二分的学术脉络或分析架构。在这个系统里有洛克和黑格尔的不同传统。马克思本人的特点是把国家看成“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显然,这个state或government被视为一个利益主体或单位,society“社会”则是与其相对的另一方。既然国家要控制社会,二者关系必将呈现为博弈的状态和过程。换言之,如果说“王权支配社会”作为一种意愿是绝对的话,那么作为一种结果,它的形成应该也必然是可描述可分析也可验证的。日本京都学派这方面成果颇丰,例如他们在明清乡绅研究中提出的“国家霸权”与“乡村主导权”对立就是国家社会关系的折射。徐复观先生更是据此架构对《盐铁论》做出了精彩解读,从贤良文学与大夫的问答驳诘中展现了汉代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儒家思想立足社会持守中道为生民立命的价值立场。但是,刘氏没有给我们提供这一切,因为他移用的仅仅只是马克思针对法国中世纪社会特点提出的具体结论。他以及门下弟子所有的著述都是为了用各种零碎的材料证明这个“支配”的观点,或者用这个观点解释所有的概念与事件。当然,这一叙事的漏洞破绽也几乎全部都是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