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论刘蕺山的无善无恶思想
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自
目录学之祖刘向(图)
刘向
最新热门    
 
论刘向本(通行本)《老子》篇章数的裁划依据

时间:2015-06-26 16:09:00  来源:不详

来源:《哲学研究》

  作者简介:丁四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通行本《老子》总分八十一章、上下篇各为三十七和四十四章。这种篇章的裁划和布局,根据南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卷三及董思靖《道德经集解·序说》所引刘歆《七略》文,乃是由刘向定著的。(参见《道藏》第17册,第814页;第12册,第821页)谢守灏还说:“此(指刘向本)则斠理之初、篇章之本者也。”(《道藏》第17册,第814页)谢氏明确地认为,《老子》二篇八十一章本是由刘向首先设定和裁划的。据此,可以确定通行本的篇章数完全来自刘向本(这里不涉及对具体章界的划分和异文的比较)。而本文的问题正在于:刘向为何要将《老子》全书裁划为八十一章,将上、下篇裁划为三十七及四十四章呢?或者说,刘向如此裁划的具体依据是什么,它与汉代的哲学体系和观念又有何种联系呢?

  在笔者看来,刘向本(通行本)《老子》的篇章结构及其裁划依据,与汉代的宇宙论和天道观有着密切关联,其总章数(“八十一”)和篇章数(上“三十七”、下“四十四”)是通过比附宇宙论的数理而获得其存在论意义的。WWw.lSQn.cN这种予数以天道观的意义或者以数来表达某种宇宙论意涵的方式在上古学术中普遍存在,这里可以提供三点佐证:第一,今本《周易·系辞传》即有一段文本将“数字”的含义哲学化,如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很显然,《系辞》的作者将大衍之数、天地之数和乾坤策数的含义予以宇宙论化,以宇宙论作为其意义的来源和依据。西汉后期,《易纬·乾凿度》更以“阳三阴四”说(属于盖天说)作为《易经》分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的解说依据。第二,据《论衡·正说》篇,在汉代经师们的解释中,经典的篇章数通过“法象”的方式而获得其存在的意义。(参见何宁,第4册,第1127-1129页)例如,经师们说,《尚书》二十九篇之数法象四七宿(二十八宿),其一法象北斗。这也即是说,经师们通过法象北斗四七宿的天文图象而使《尚书》二十九篇之数获得了宇宙论的意义。第三,据《君平说二经目》,严遵之所以总分《老子》为七十二章及上下篇为四十章和三十二章,乃是以“天地—阴阳”的宇宙论为基本原理,并依八九(八、九为阴阳数之极)七十二、五八四十和四八三十二的数理来设定和裁划的。(参见严遵,第1页)可见,笔者追问刘向本(通行本)《老子》篇章数设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数理法则,乃是有其学理根据的,这是本文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

  历史上,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有相关记载,如前有唐末至南宋的道教学者杜光庭、陈景元、谢守灏、董思靖等人的论述①,后有今人戴闻达(Jan Julius Lodewijk Duyvendak)、韩禄伯(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