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论刘蕺山的无善无恶思想
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自
目录学之祖刘向(图)
刘向
最新热门    
 
论刘向本(通行本)《老子》篇章数的裁划依据

时间:2015-06-26 16:09:00  来源:不详
源于比较纯粹的儒家礼学观念。最初儒者们将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关联起来,后来董仲舒将这些数字看作法天的结果,将它们间的生化关系简洁地概括为“三起而成,四转而终”。(《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第二条线索起源于“三才”的观念及当时的术数和天道思想,见之于《大戴礼记·易本命》和《淮南子·地形》二篇。天地人三才即是汉代三统说的来源,且《易本命》《地形》显然已将天地人三者在观念上构成了一个综合的整体,即以“三”为生化的倍数单位。这二篇的思想成果不但影响了刘歆的三统历算,而且也影响了严遵本《老子》篇章及扬雄《太玄》首画、首数的构制。第三条线索见之于《淮南子·天文》篇,解释的原理来自道家鼻祖老子。《天文》篇根据《老子》“三生万物”之说,进一步提出了“物以三成”、“物以三生”的生化法则,由此具体解释了礼数、律吕之数及度量衡数的生成。值得注意的是,刘歆的三统说及《白虎通·封公侯》的相关论述即是在综合这三条线索,特别是前二条线索的基础上形成的。

  回过头来看刘向本《老子》“八十一”章数的设定,可以断定既是九九相积,也是“以三相成”的结果,不过与八十一分律历(黄钟一龠之数)的确定最为关键和直接,从宇宙观来说它是浑天说的一种反映。据此可知,陈景元、谢守灏、董思靖和韩禄伯以阳九之极数及戴闻达以“三”数之四次方为刘向本(或河上公本)“八十一”章数的根源,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够全面而俱有偏蔽的。应当将这二者综合起来考虑,才有可能得出刘向将《老子》裁划为八十一章的原因和依据。

  3.刘歆《三统历》《谱》与刘向的相关思想

  当然,在上面的论述中还有一个逻辑前提需要论证,即为何刘歆的《三统历》及《谱》可以反映刘向的相关思想呢?其根据有四:一者,刘向关于《老子》上下篇章数的设定和裁划得到了其子刘歆的特别记述(参见谢守灏《混元圣纪》卷三、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序说》所载刘歆《七略》文),这可能意味着刘歆对乃父做法的特别关注和肯定。刘歆将“一统等于八十一章”作为一个必要环节嵌入《三统历谱》的构造中,这似乎是其重视乃父思想的曲折反映。其二,刘向很重视“三统”之义③,并论列诸历,刘歆则是在继承乃父余业的基础上完成《三统历》及《谱》的制定的。《汉书·律历志上》曰:“至孝成世,刘向总六历,列是非,作《五纪论》。向子歆究其微眇(妙),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这说明刘歆制作《三统历》及《谱》,确实与乃父有直接的关系,乃继承父业的结果。可以说,刘歆的《三统历》即是对刘向的《五纪论》的翻新之作。其三,根据《汉书·律历志》,中数五六在三统历的宇宙观和历法构设中居于核心位置,而刘向本《老子》上下篇章数三十七与四十四之比(37∶44)最为接近中数五六之比(5∶6)。且此点与刘向生前很重视“中”的观念是一致的。④进一步,我们还看到,从汉简本到严遵本再到刘向本,其上下篇的章数比正呈现出不断强化“平衡”和“对称”的文本特征(从4∶3到5∶4,再到5∶6),而“平衡”和“对称”乃是“中道”的内涵。其四,刘向本总章数“八十一”与上下篇章数的近似比数“五、六”,正好是刘歆《三统历》(或刘向《五纪论》)的关键数字,它们不但两两对应,而且彼此互证(不是循环论证)。总之,刘歆的《三统历》及《谱》完全可以反映刘向的思想,而刘向设定《老子》“八十一”章数则很可能是以八十一分律历数为究竟依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