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正文
曾国藩为何建湘军前十年
战功赫赫:曾国华将军坎
晚清悲情中的曾国藩和李
曾国藩:为师为将为相一
曾国藩外孙女传奇人生 
晚清中兴名臣李鸿章和曾
从曾国藩新理学到梁启超
曾国旗
从管仲到曾国藩 史上著
曾国藩集团的社会来历
最新热门    
 
曾国藩低调办湘军 未出湖南已将同僚得罪光

时间:2009-6-26 16:56:04  来源:书摘

第三,写布告,或是劝捐,或是募兵,或是劝人不要通匪,他都会在布告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这在传统中国,又是很尊敬人的做法。大家看古代布告,会发现通常的署名,前面是官衔,最后一个字则是那个人的姓。国藩当时是礼部左侍郎,署名就该是“礼部左堂曾”。但国藩不这样写,而是写成“礼部左侍郎曾国藩”。怎么这样就表示了尊敬呢?在传统中国,只有皇帝、父母、师长可以对人直接称名,除此之外,都应用字、号来称呼人。如曾国藩,朋友会用他的字“涤生”称呼他,尊敬一点,则称他“涤公”,年辈小一些,则称他为“涤丈”,关系疏远一点,则连“涤”字都要少用,而应使用“大人”这类称呼。如今国藩这么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贴告示时把自己的姓名全写在上面,并不避讳,这就是尊敬士民的表现。

如此,效果还真不错。省城各级官员发现,曾国藩这么官高名大的人都能平易近人,自己也该收敛一些,向他学习,不能总是摆官架子。这样一来,湖南的官场风气慢慢起了变化。国藩能够这样做,与他早年志向有关。他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原才》,略谓一个人不要只是抱怨社会风气不好,不要总是说人心不古,而应从自己做起,尽量改变世风。你希望世人都能向义,都能去利,离“利”字远一点,离“义”字近一点,那么,你自己得这样做。你也不必在意自己地位如何,是不是能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当然,地位高一点更好,影响力会大一点。其中的关键,在于认识“风俗之厚薄”到底是如何转化的。天下虽大,只须一二人,他们真能向义去利,从我做起,丝毫不爽,必然能够转移世风。国藩虽平易近人,但骨子里抱有精英主义情结,他说,老百姓“庸弱者比比皆是”,即大多数的人,既平凡又无力,不论实际的力,还是道德的力,都太弱,指望他们改变世界,不靠谱。吾人精英(“贤且智者”),应该站出来,告诉老百姓,我们向义忘利,并且身体力行,以为表率。于是,“庸弱”的老百姓,才会有样学样。如此,世风庶几能够转移。整天抱怨世风如何如何,总不率先做起来,终究不能触发群众的良知,毫无价值。

当然,国藩的言行也引起闲言闲语。有人觉得,吾人缙绅阶级,凭什么要把自己弄得毫无威仪?凭什么要弄得那么扁平化,跟草民搞零距离,体统安在?不仅官场有人这么想,即国藩身边的年轻助手——虽无官职,却有举人进士的功名,算是体制内人物——也有这么抱怨的。窃谓,这些人对管理学的理解力不如国藩。用今天的例子来讲,国藩创军好比创业,是要做一个公司。我们知道公司治理一定要有制度,制订战略,实施方案,都需由制度来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