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民俗学家称:虎的传说可
江西民俗绝活鲤鱼灯(图
民俗专家细说各地春节习
鼠咬天开 民俗学家解读
民俗专家称:元宵节源自
民俗专家细说清明来历 
两岸民俗学家均称:台湾
在台湾感受传统习俗与现
不同版黄历说法打架 专
立春日古民俗亮相新北京
最新热门    
 
论民俗与生活方式之演进(图)

时间:2010-2-9 10:21:20  来源:北京日报
 

    民俗是极丰富、极复杂的文化形态,有着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主持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刘志琴:民俗又称风俗,这是一种生活习惯,所谓“人居其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北齐的刘昼在《新论·风俗》中这一句论断,恰如其分地阐明了风俗的成因。俗话说“习以成性”,“习惯成自然”等等,莫不是表述了风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生活而能成为习惯性的行为,又是在不知不觉中相互仿效,日积月累,因袭相承的结果,所以风俗具有自然生成的特性。凡是衣食住行、休闲玩乐、人际交往、宗教礼仪、节庆假日、文化心理,乃至生产样式等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习惯,都可称之为风俗。

    风俗随着生活而存在,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风俗习惯的传统,人类文化有多久,风俗就有多久。凡有人类活动的,就有形形色色的风俗表现。不论在哪个地区,不论哪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哪个时期,也不论风俗的表现千差万别,只要有生活就有自己的风俗传统,无一例外在四个方面表现出共有性的特征: 1、口耳相传的,如神话传说、民间歌谣、俗话、谜语、方言、音乐、诗歌等等;2、物质使用的,包括服装、饮食、房屋、工艺、日用器物、劳动工具,一切可使用的物品;3、习惯相沿的,如礼仪、节庆、信仰、舞蹈、娱乐、祭祀、迷信、禁忌等;4、文本书写的,包括文字、史书、文学、绘画、雕刻等风尚。这些都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很容易为民众识别、操作、演习,也便于民众共享和传播。就其内容来说几乎无所不包,渗入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又约定俗成地被本族群所认同,以与其他族群相区分,因此,风俗习惯是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志。

    风俗起源于生活,那就不可避免地随着生产发展水平和生活境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王朝兴替、观念更新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都对风俗的变化发生重要影响,而习俗的运行主要是靠行为和口头传递,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具体生动,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具有最大限度满足民众情感心理需要的能量。所以风俗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像这样汇集稳定与变异,守成与更新,自发与调节,个人与群体等相互矛盾于一体而又能自行运转的风俗习惯,是人类极丰富、极复杂的一种文化形态。 

    “洋民俗”、“新民俗”与传统民俗的共存,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风俗生活

    主持人: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像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洋民俗”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萧放:我们的生活中添加了不少新节日,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是现代生活的必然结果。从纵向的时间流变看,古代节日体系所依托的社会生活背景与现代所依托的社会生活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节日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这是事实。从横向看,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这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这些新节日与传统节日没有根本的矛盾,不是“动如参与商”的关系,可以互补。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节日,他们的主旨都是要服务于社会生活。圣诞节、情人节是我们的新节日,但在西方是传统的节日,它们都有着传统的特性。我们可以享受新节日与西方节日,但这些节日不大可能替代我们的传统节日,虽然有一部分人热衷于过洋节,这是他们个人的选择。但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所占比例甚小。传统节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连元旦这样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在中国民众生活中地位极为普通。只要我们的政府不持续强制推行元旦节日,春节的地位它是撼不动的。

    仲富兰:最近我参与了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及其他上海市高校的专家组成课题组,展开了传统节日资源开发与操作的专题研究。从这一项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洋民俗”与中国传统民俗存在的态势。尽管传统节日的主体地位尚未受到威胁,但是仍然有几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

    首先是中国传统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被淡忘或漠视,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变成“吃”节的趋势。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节的各种习俗活动中,市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