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民俗学家称:虎的传说可
江西民俗绝活鲤鱼灯(图
民俗专家细说各地春节习
鼠咬天开 民俗学家解读
民俗专家称:元宵节源自
民俗专家细说清明来历 
两岸民俗学家均称:台湾
在台湾感受传统习俗与现
不同版黄历说法打架 专
立春日古民俗亮相新北京
最新热门    
 
论民俗与生活方式之演进(图)

时间:2010-2-9 10:21:20  来源:北京日报
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吃”,吃年夜饭、吃元宵、吃粽子、吃月饼,并且其比例远远高于其它选项。另一项数据也显示上海市民每年在过传统节日时的花费主要就在“购买节日食品”和“聚餐”上,反映出当代上海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极其表面的程度。


    其次是民众的需求“与时俱进”,而传统习俗却难以推陈出新。尽管上海市民对各传统节日的感受还是比较偏重传统习俗,但是在喜欢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追求符合当代社会的放松过节方式。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发展前景又存有一份期待,持乐观态度的人数明显超出持保守态度和悲观态度者,同时又夹杂着对于传统节日变成商家工具的担忧。用一句话来形容,上海民众对传统节日是“想爱又爱不起来”,或者说,是“想爱又不知如何去爱”。

    还有就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可小觑。在调查中,35.6%的上海市民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变差是因为受到西洋节日的冲击。西方洋节日作为一种“舶来品”,其新鲜格调受到越来越多青年的青睐,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中西比较来看,洋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但是其节日形式、节日精神却更贴近时代特征,对节日的定位和包装也更适合商业社会的需要,更对商家和媒体的胃口,因此,在市场体制下,在同样的传播环境中,洋节日在获取传播资源时更占优势。如果不及时挽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添符合时代需求的活动内容,扭转传统节日沦为“吃节”的趋势,延续了两千年的传统节日很可能就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毁掉了。

    主持人:现在,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或者说春节文化越来越丰富,从包饺子,吃团圆饭过年到看晚会过年、旅游过年、上网过年,有人谓之曰“新民俗”,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萧放:年节习俗发生变化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中国的年节习俗有几千年的历史,《诗经》中就记录有年终祭祀欢庆的场景。但具体的过年习俗、仪式不断地发生变化,变异是民俗的特点之一。但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与民族的需要。民俗是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的,我们在面对新民俗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虽然我们是提倡传统民俗,但是并不拒绝新民俗因素的加入。有的新民俗更能丰富我们的现代生活,使我们的节日更富有时代感,更贴近社会生活。

    刘志琴:时过境迁,代变风移,现在情人节时兴送玫瑰花,众所周知这是西方的时尚,殊不知二千多年前的我们的祖先用以传情的是送香草。《诗经·郑风》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以芍药。”此芍药即是香草的别称。近年来年青人中兴起不送玫瑰送香草的时尚,这是崇洋还是复古?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风俗有时就是混沌的,不管是“洋民俗”、“新民俗”,还是传统民俗,良莠混杂,参差不齐,正是这五色斑斓的景象,才构成多姿多彩的风俗生活。 

    民俗理念亟需现代化的转换

    主持人:传统民俗理念是和过去农业社会相对应的,那么在现代社会,民俗复归在理念上需要哪些转变?

    叶春生:在当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时期,民俗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调整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完全赞同刘魁立先生的意见,“民俗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制度,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生活方式和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说,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乡规民约就是老百姓的法律。优秀的民俗工作者就是智慧,就是军师、国师,就是姜太公、刘伯温。有了这个本领,就不是我们去请求某个领导重视我们的这个学科,请求某个企业赞助我们,而是他要请我们给指点迷津,帮助他拓展商机,把我们的民俗技能转换为生产力,为他创造经济效益,创造财富。这样,我们这个学科的地位就确立了。这一理念的转换,需要我们去打通古今,沟通中外,更要关注民间的实情。在传统民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