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涅:“敬”的当代价值
赵亚平 朱俊华 崔学森:…
汤一介:论儒学复兴
以终身教育反思中国的基…
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开幕…
成中英:儒学的当代使命…
“新轴心时代”或将到来…
文学的当代性
鲁迅之为中国左翼文学的…
王纯:从阅读评点古典文…
最新热门    
 
儒学的当代使命是什么?纪念孔子诞辰 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时间:2009-10-21 10:45:21  来源:不详
知识而发展,即使道义也是建筑在生命的需要与知识的需要之上的。

 

  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必须要有一个维护生命秩序的知识体系,一个维护知识体系的道义体系。当然,今天的人类历史还没有发展到这样一个能维护生命与知识的正义体系,使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享受和平、安全与生活的福利。但充实生命,开拓知识,可以进一步来完善我们的社会及其道义的秩序。完美的社会是可以追求的,也是可以作为目标来现实的,至少是我们生活的动力与生命的价值所在,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儒家的信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信念。

 

  成中英说,在多极矛盾冲突中为全球化的世界促进和平秩序,在经济萧条与金融萎缩的危机中提供信念希望与实质的关切,重建经济伦理,为人类的生态环境恶化提供出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就是儒学的当代使命。

 

  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在《论儒学的复兴》的主题发言中则明确指出,“和谐”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和而不同”又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理据。

 

修身为本:养浩然之气

 

  “圣贤千言万言,只是教人做人而已。”儒家学说为何尤其关注怎样做人的道理及其人生哲学、人生智慧的问题呢?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钱逊教授认为,孔子表现出了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不仅超越了一朝一国、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了君民关系的思考,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思考的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政者正也”、“为政以德”的思想,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而且首先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孔子认为,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稳固,基础在人,不在物;社会和国家的治理,实质不是管制,更不是镇压,而是“正”。使社会秩序和人心走上正道;治理的手段主要不是强制,而是教化,恃德不恃力。孔子从人出发,立足于人的完善,把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建立在人们“有耻且格”的基础之上。在孔子的思想中,人是一切的主体,人的完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如果说,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即整个儒学的核心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韩国成均馆大学的吴锡源教授在其论文《对孟子修养论的研究》中指出,现代社会正经历着剧变,由于利己主义和物质万能主义的泛滥,个人主义和物质中心的价值观正持续着恶循环,已达到了精神文化的荒废状态。科学与经济无论怎样发达,运用这些的主体仍然是人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