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瑞典汉学家:中西文化差…
吴诗凡:假如佛陀、孔子…
郑欣淼:圆明园全球摸底…
世界汉学大会:中国传统…
“仿汉学”更容易出活儿…
儒学在全球化趋势中的历…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即将…
观今:圆明园全球摸底流…
观今:圆明园全球摸底流…
最新热门    
 
全球汉学家相聚中国:从东方智慧中寻找资源

时间:2009-11-9 11:15:24  来源:不详
我不要咖啡,我喝中国茶。”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西侧的咖啡馆里,坐在我对面的鲁惟一说道。在将近40分钟的独家专访中,惟一老人时不时地品呷一口香茗。这位《剑桥中国古代史》主编、西欧第一流的简牍研究专家,第五次来到中国,而就在20多天前,他甚至都没把握一定能来北京。11月2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结束后第二天,是鲁惟一87岁的生日。医生本不允许年事已高的他出远门,但鲁惟一非常强烈地希望来中国。做完身体检查后,直到10月10日,他才得到医生确切的认可。所以,虽是第一个来到北京,但他却也是所有海外学者中,最后一个确认参会的。

 

  出生于1922年的鲁惟一,1945年才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年轻时的他,在位于英国剑桥、迄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的波西学校(thePerse School)求学,后进入牛津大学的马格达伦学院(Magdalen College,Oxford)学习。若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个年轻人也许会继续待在牛津,每天徜徉于美丽的查威尔河畔,直到完成学业。“当时,因为战争需要,英国政府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同时开设一系列课程,训练其破译日本军方密码的能力。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吧,我成了其中一员。”鲁惟一告诉我,当时英国国内几乎无人懂日本文字,他们这批大学生的任务就变得异常艰巨……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时的机缘巧合,居然在未来半个世纪里,彻底改变了鲁惟一的人生轨迹,也成就了一位西方汉学大家。

 

  “战事趋于缓和后,我发现自己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当我了解到一海之隔的中国文化才是日本的‘老师’时,我把目光投向了汉学。”鲁惟一对我说,即便是现在,在欧美一提起汉学——这一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在学术圈里立马会想到是门很偏的“古典学术”;而在近70年前的1940年代,汉学连“非主流学术”这样的提法都够不上。但凭着一股热情与好奇心,鲁惟一开始钻研起中国古代历史,并对古代汉语产生兴趣,“那时的我,对中国、对北京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汉简研究绕不开的人物

 

  别看身为汉学家的鲁惟一很少说汉语,他却是剑桥大学著名的简牍研究专家。简牍文字以汉隶为主,且由于书写急促,大多呈篆、隶、草结合状态,即便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也无法看懂,更别说老外了;但鲁惟一却被国内学术界评价为“汉简研究中绕不开的人物”。

 

  自1945年以后,鲁惟一始终醉心于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51年,凭借对中国汉代历史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获得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的最高荣誉奖。1963年,他在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的同时,进入剑桥大学东亚系执教,直到1990年荣誉退休。

 

  翻开出版于1965年的鲁惟一的博士论文《汉代行政记录》,在附录中已有“引用木简目录”,几十幅影印的简牍图版一一陈列于后。众所周知,简牍是中国古代使用墨笔书写的有文字的竹、木简牍的总称。在大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