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陈明宏 张国忠:中国大…
儒学研讨会:“国学热”…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四川大学成立儒学研究院
成中英:新时代儒学何去…
上师大成立国际儒学院 …
“道教与中国文化及社会…
衡水市举办:儒学大师董…
冯其庸:《红楼梦》六十…
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表…
最新热门    
 
儒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宋志明教授的演讲

时间:2009-11-28 11:25:44  来源:不详
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希望造就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国际环境,培育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被赞誉为“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由“以和为贵”的理念衍生出的群体至上的观念,直接铸就了团队精神,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体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要求每个民族成员忠诚地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历经种种历史变迁后仍保持统一,保持民族的独特风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正是儒家的群体至上观念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形成了全民族共同的心理认知,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的缘故。

 

以礼为序

 

    儒家倡导的第三个重要的价值理念是“以礼为序”。简言之,就是一个“礼”字。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把“礼”学看成是儒家最主要的特色,他说:“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儒家关于“礼”的论述很多。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荀子·富国》)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仁”、“和”、“礼”三者是相互联系着的。“仁”的实现离不开“礼”的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克己复礼为仁”;维系“和”的局面离不开“礼”的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之用,和为贵”。“仁”是儒家设想的应然的人格状态,“和”是儒家设想的应然的社会状态,二者的实现都必须以“礼”为手段。倘如没有“礼”,“仁”与“和”都将成为空谈。

 

    礼对于社会而言代表着一种秩序,而对于个人来说,礼又是一种行为规范。孔子对此有充分认识。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文以之礼乐”(《论语·宪问》),即用礼乐进行教育和熏陶。倘若没有礼乐,人肯定就会行为粗野鄙陋,只是一个举止不当的野蛮人。因此,孔子大力提倡学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并要求人们言行举止合乎礼,应当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国以礼”是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主张,因此历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于“礼治”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历来的儒家大师都主张,一个贤明统治者应当学会以“礼”治国,即把一切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

 

    人,都应该了解礼义,遵从礼义规范,不仅要以“礼”治国,而且要依“礼”做人。

 

    “仁”与“和”,比较抽象,可以作新的解释,实行现代转化比较容易;“礼”则是具体的制度设计,不可能不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实行现代转化比较困难。近年来,在关于儒家思想的研究中,对“仁”与“和”表示同情的理解的人比较多,而对“礼”表示同情的理解的人比较少。还有相当一些人,仍然未能摆脱“左”的思想的阴影,把“礼”看成“吃人的封建礼教”,主张予以彻底的否定。我认为这种情况应当扭转。儒家所说的“礼”,作为具体的制度设计,是在古代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当然不可能不受到等级制度和君主制度的影响,但不能把儒家看成等级制度和君主制度的设计者。等级制度和君主制度是农耕时代历史的产物,同儒家并无必然的联系。在农耕时代,其他国家和民族没有儒家存在,照样实行等级制度和君主制度。因此,要儒家为等级制度和君主制度负责是不公道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