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陈明宏 张国忠:中国大…
儒学研讨会:“国学热”…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四川大学成立儒学研究院
成中英:新时代儒学何去…
上师大成立国际儒学院 …
“道教与中国文化及社会…
衡水市举办:儒学大师董…
冯其庸:《红楼梦》六十…
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表…
最新热门    
 
儒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宋志明教授的演讲

时间:2009-11-28 11:25:44  来源:不详
    应当承认,在儒家的礼学中的确有维系等级制度和君主制度的因素(如三纲),但这并不是礼学的全部。礼学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站在民族群体的立场上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族群的和谐、团结、统一,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礼学中的这些内容具有普适性,是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可以实行现代转化的。比如儒家十分讲究伦常关系。“伦”的意思是辈分或类别,“常”的意思是经久不衰、普遍适用。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每个人依据辈分、年龄、身份的不同,而处在特定的位置,承担某种角色,这就是人伦。儒家概括出五项最主要的人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强调这五伦“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乃是天下古今所共同遵循的“达道”。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充当一定社会角色。因此,儒家要求人人都要担负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社会规范和精神追求不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格,为“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实现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经世致用

 

    儒家倡导的第四个价值理念是“经世致用”。简言之,就是一个“用”字。儒学讲究内圣外王、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注重现实,是一种实践哲学。在以往一些对于儒学的诠释,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似乎儒家只讲动机,不看效果;只会空谈道德性命,不懂经世致用。这是对儒家学术精神的误解。儒学作为一种入世主义的学理,讲究经世致用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儒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和为贵”的理念、“以礼为序”的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经世致用”上。“仁”、“和”、“礼”、“用”四个字相互联系,构成儒家完整的关于如何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体系。

 

    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明确地提出知行密切相关的原则,认为行才是学习知识的目的,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按照孔子的看法,只会死记硬背《诗经》上的诗句,却没有从政的本事,也不能充任专对应酬的外交使者,这种没有什么用处的书呆子,算不上有知识。他在评价自己的弟子时,首先要看他们是否具有治理国家的本事。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也特别看重行,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为圣人。”(《荀子·儒效》)荀子把行视为检验知的标准,视为求知的目的,认为知必须服务于行,行比知更为重要。如果脱离了行,知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价值。他所说的“行”包含着效果的意思。清儒颜元强调儒学就是实学,宣称“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存学编》卷三)实学的范围包括正德、利用、厚生之学,包括兵、农、政事等经世致用之学。按照他的看法,《大学》所说的“格物”中的“格”,就是“手格猛兽之格,手格杀之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义。”(《实斋记余》卷六)例如,学习弹琴,光看琴谱是不行的,必须亲手操弄才能学会。他倡导实学,更倡导实行,主张“习而行之”,“亲自下手一番”,“只向习行上做功夫”。的确有些儒家过分看重心性之学,有忽视经世致用的倾向,但这不能代表儒家的基本的学术精神。从儒门走出来的,不都是书呆子,也有辅佐刘备成就“三分天下”大业的诸葛亮,也有敢于变法的王安石,还有建功立业的王阳明。

 

    儒家本着“经世致用”的理念,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到理想境界;在人生实践中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成就理想的人格。这种学风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并由此培育出中华民族注重人生价值、敢于担纲、负重致远、刚毅进取、自强不息、谦恭有礼、不为人先、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求真务实、厚德载物、忠恕之道、利群爱国、乐观向上等一系列优秀民族精神。儒学以积极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以及讲求奉献的价值取向,教育并鼓舞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发奋进取,在现实人生中成就了无数功业,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