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林凯:别了,杨宪益老人
吴帅:谁来接力杨宪益先…
《红楼梦》英译本作者杨…
《红楼梦》英译本作者翻…
追记翻译大家杨宪益先生…
杨宪益:24岁“玩”译《…
杨宪益获中国译协翻译文…
最新热门    
 
杨宪益身后,谁来翻译中国:银锭桥空 金丝巷冷

时间:2009-12-1 12:23:38  来源:不详
 

  李景端认为,翻译管理分散在各部门,出版管书,外交部管口译,科技部管科技翻译,教育部管翻译教材,“使不上劲”。“而且,过去翻译只有外文系作为一门课,现在有翻译研究生方向了,这是个进步。但现在大学翻译课有点隔靴搔痒,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怎么解决?”

 

  “他们的追求还没有完全实现,他们本身有遗憾,他们走了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遗憾”

 

  “现在都讲经济。”杨宪益同事,外文出版社的法文翻译家刘方说。

 

  据李景端介绍,解放前我国曾出现过一批以翻译为职业的翻译家。当年叶水夫翻译《青年近卫军》就能在上海买一套房子。在翻译繁荣的上世纪80年代,刘方翻译了一本都德的小说,随后她用5000元稿酬买了一套家具。而现在,一个新译者的稿费每千字只有60元,而给电视台翻译字幕,还能拿到每千字160元到180元的报酬。“搞翻译没有几个职业的,都是业余的,或者是大学教师。”李景端说。

 

  学习翻译的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外企,“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来我们这种‘清水衙门’,坐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刘方说,据她了解,搞中译英的就更少了,基本上都是她的同代人在从事这项工作。国际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200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真正合格的“中译英”人才不足百人,缺少“中译英”将导致文化上的“逆差”。

 

  与此同时,翻译界译德、译作质量的问题并没有太大改善。2002年,由李景端发起,季羡林、叶水夫、冯亦代、杨宪益等人共同签署的《关于恪守译德,提高翻译质量的倡议和呼吁》提出,翻译要既对原文作者负责,又对译文读者负责。

 

  “他们的追求还没有完全实现,他们本身有遗憾,他们走了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遗憾,继承还是第二步,我们还没有完全明白这一代人的精神是什么。”李景端说。

 

  1981,由杨宪益主编的《中国文学》杂志效仿英国《企鹅图书》,推出《熊猫丛书》这一翻译计划,杨宪益对此兴致勃勃,他第一个要推出的就是在当时身份还比较敏感的沈从文,这位曾竭力向西方介绍中国与中国人的作家。此后是巴金,以及当时流行的伤痕文学。杨宪益曾对妹妹说:“一定要把他们介绍出去,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古典文学,但我们新文学也不差。”43年前,他在英国翻译《离骚》时,正是为了向牛津老师表示,中国也有悠久的文学传统。

 

  “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字交流,也是一种思想交流,甚至是人格上的碰撞,有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