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CIA广告用中文拜年招募…
丹麦小伙迎娶汶川姑娘 …
香港中文大学职员跳楼身…
从中文媒体关注看教宗圣…
一颗“牙齿”成就汶上中…
丁辉:尴尬的“中文”
美国歌手主打中文歌走红…
揭开方志敏三大谜团:狱…
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从…
国学大师饶宗颐雕像在香…
最新热门    
 
沪上中文学者集体捍卫大学中文“阵地”

时间:2010-2-25 12:40:13  来源:不详
    继该文引发网络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汉语保卫战后,此次的“语文门”事件堪称将校园里中、英语学习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致于不少网友在网上呼吁“要保护大学语文,废掉大学英语”。

   

    日前,教育部语文新课标负责人巢宗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了这一话题:“我们并不排斥外语,外语要学,而且要学好;但多样性存在的前提是,必须要使主体性有保证。高考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可以探索,但母语必须在考查范围之内。”

   

    可以看出,在一轮爆发式的焦虑过后,更多的中文学者也更加理性。不少学者开始反思起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

   

    “很多人对语文丧失了兴趣,语文教育是有责任的。”语文新课题标题组成员方智范说,这些年来语文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枯燥。语文能力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抽象思维能力。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用教外语的方式进行着,高度知识化、高度理性化、高度标准化,排除了情感、直觉、兴趣、人文的因素,这些都把“语文”本身榨干了。

   

    “把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转嫁到外语上去,这是逃避责任。如何化解中文危机,高校要引起重视。”潘文国由此呼吁:“高校要用好自主招生的权力,要在教育中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别让大学沦为技术培训的职校。”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