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顾农:曹操的养生
不一样的读后感悟——《…
范子烨:陶渊明笔下的一…
顾农:《魏晋文人讲演录…
顾农:书话的四大话题
顾农:让人很不放心的《…
顾农:魏晋时代的神女下…
顾农:“竹林七贤”及其…
最新热门    
 
顾农:陶渊明的孤独感

时间:2010-4-3 12:43:56  来源:不详
,责任在“世”,是“世与我而相违”。于是他只好转而在亲情中找慰藉,在琴书中找寄托。《饮酒》其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前人或将此诗与晋宋易代联系起来考虑,似乎犯了舍近求远的毛病。政治上失意或绝望后转而从亲情中寻找安慰和寄托,乃是古代文人的惯例,例如率先模仿陶渊明的刘宋诗人鲍照有句云:“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拟行路难》其六),就非常明显地同改朝换代完全无关。

 

  因为离群索居到底是痛苦的,所以陶渊明便入乡随俗地同农民交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但他始终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融入农民的群体之中,他把自家的住处安排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他后来主要与一批农村知识分子、地方官员交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二),在一起喝酒谈天以消除寂寞。陶渊明同那些遁入深山老林的老派隐士不同,他具有世俗化的品格,因而也就具有某种可推广性,终于成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中》)。

 

  这样看来,陶渊明归隐之初的一批诗文乃是为他本人的心理调适而写的,所以其中有许多很有意思的行为解释和自我安慰。这与他在另外若干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得以归隐的欣喜之情正可以互相生发,互为补充。日本资深汉学家冈村繁先生认为这里表现出陶渊明难以理解的矛盾,而其心理基础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陶渊明新论》第三章第四节《归隐的潜在原因》,《冈村繁全集》第四卷《陶渊明李白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这种分析是很奇怪而且不容易理解的。陶渊明一生中当然有许多矛盾,但全都是可以理解的。他是一位坦率的诗人,并不讳言思想上的矛盾与不适,所以他伟大。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